《洛麗塔》是自《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靈夜》以來最為引經據典和玩弄字眼的小說。讀者一邊要瞭解故事梗概,一邊又要掙扎著對付由深奧素材和精雕細琢的豐富文筆所帶來的難題。小阿爾弗雷德·阿佩爾作為納博科夫的學生、納博科夫作品的研究專家,為《洛麗塔》作序做注,還帶著自己的九百多條解讀注釋多次拜訪老師,求證是否屬實。納博科夫否認的注解他非但沒有刪除,還會寫上兩人討論的過程,附上納博科夫的原始辯駁。
注釋幾乎窮盡了小說的方方面面:法語詞的翻譯、杜撰詞的拆解、喜劇性詞源追述、美國流行文化、雙關、頭韻、象徵、隱喻、玩笑、戲仿、文字遊戲、文學典故、交叉引用……用納博科夫自己的話來說:“這些都是小說的神經,是秘密的脈絡,不容易察覺的座標,本書就是借助這一方法展開的。”這部注釋版不僅解決了細節層面的局部問題,還展示了這些問題如何構成小說的總體設計。原書的排版裡注釋全部位於小說正文之後,所以讀者必須反復前後翻閱對比原文和注釋,或者讀完一章,把所有詞都印在腦子裡,再翻到最後讀相應的注釋。
注釋者說:最理想的方法是將原文和注釋放在一起,才能方便對照閱讀。並且納博科夫在《微暗的火》裡早已預言了這樣的閱讀方法:“為了排除來回翻頁的麻煩,依我之見,明智的辦法就是要麼把前面的詩文那部分玩意兒一頁一頁統統裁下來,別在一起,對照著注釋看,要麼乾脆買兩本這部作品,緊挨著放在一張舒適的桌子上面閱讀,那可就方便多了。”考慮到說這段話的金波特的精神狀況,不得不說他還是提出了一個非常理想的閱讀建議。中譯版從善如流,將正文與注釋盡可能排在同一頁上,方便讀者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