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手機應用的普及,手機已經成為今天每個人不可或缺之物,它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不為人知的弊端。你可能知道手機屏幕藍光對眼睛有害,但你可能沒有想到你對手機依賴的危險更大於藍光。你可能為了填滿業餘時間而開始玩遊戲,但最後可能本末倒置,反被佔去工作和私生活的時間……
本書作者採訪了對手機產生成癮依賴的諸多案例,年齡段覆蓋從幼兒到老年群體。比如,很多年輕母親在育兒階段為圖省事,過早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不少母親自己也是重度手機使用者,沉迷於各種APP而無暇顧及孩子需求,孩子在最需要情感培養的階段卻無法與活生生的人產生足夠互動,造成其成長后的個性冷漠的缺陷;進入校園后,不少孩子為了融入同學間以聊天軟件和SNS組建起的社交圈而費神,而正是這一社交圈決定了校園內隱秘劃分不同群體等級的差異;邁入社會工作以後,個人行程也因為GPS監控而能被領導掌控到,必須應付客戶需求隨叫隨到,筋疲力盡;進入養老院后,還會有老人因為沉迷麻將之類的手機遊戲不可自拔,甚至有陷入網絡詐騙的危險……除了這些案例對象外,作者還採訪了腦科學專家、行為研究專家等,結合社會統計數據,試圖解明人對手機產生依賴的原理以及長期使用手機對人的潛在影響。
文明的工具像一把雙刃劍,被手機無孔不入滲透的生活背後,是個體失去對自己人生掌控權,陷入異化而不自知,這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每個人需要警惕的。本書提出的這些警示也是在啟示讀者重新思考自己與智能手機的互動方式,避免成為一個“手機廢人”。
石川結貴,記者,關注家庭和教育問題、年輕人的互聯網使用問題、兒童虐待以及其他主題。出版作品包括《手機廢人》(文藝春秋)、《居所不明兒童》(築摩書房)、《孩子們的無緣社會》(中央公論新社)、『孩子與手機~不為人知的兒童現狀》(花傳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