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反主流文化達到頂峰,大學在那一年尋求遏制學生抗議這種難以控制的場面;哈佛大學即將開始與全部由女性組成的姊妹學校拉德克利夫合併的動蕩冬季; 也是在這一年,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雄心勃勃的研究生、23歲的簡·布里頓(Jane Britton)被發現在其位於馬薩諸塞劍橋的公寓被人毆打致死,她同時也是時任拉德克利夫副校長J.博伊德·布里頓(J. Boyd Britton)的女兒。四十年後,貝基·庫珀,一個好奇的本科生,將聽到這個故事的第一聲低語。
在故事的第一個版本里,這具屍體是無名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哈佛學生和她的教授有染,教授在皮博迪考古與民族學博物館謀殺了她,因為她威脅要談論這件事。儘管謠言被證明是假的,但是庫珀花費十數年追蹤的故事卻複雜得多:學術界內部性別不平等的故事、被賦予權力的男性精英中的“牛仔文化”、制度的沉默效應以及我們重寫女性受害者故事的衝動。
《追兇》是一本關於鏡像、厭女症和謀殺的回憶錄。它既是對統治我們所崇敬的機構的暴力和壓迫的反思,也是一個將一位年輕女性的過去投射到另一位女性的現在的幽靈故事,還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女孩的愛情故事。
貝基·庫珀曾任《紐約客》雜誌的編輯,也是布蘭迪斯大學舒斯特調查報告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本書的研究得到了新聞調查基金和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霍華德-巴菲特女記者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