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產生於散文理論,其核心理念、內在思路、概念表述均借鑒自散文理論。在處處比附散文理論的同時,小說理論又發展出自身的新建構、新特點,其中的審美意識、思維方式乃至具體的概念術語,又與散文理論有別。由呂玉華所著的《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發展研究(精)/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研究叢書》一書的總體思路是:以散文理論作為尺規,考察小說理論與它的離合關係。
明確了這個定位,再來辨析小說理論與散文理論二者之間的關係,梳理小說概念、術語、命題演變的前因後果,才能清晰地勾畫出小說理論發展演變的走向,並進而辨明種種概念術語、種種論題。該思路基於以下認識:首先,散文理論是小說理論的母體,為小說理論提供了諸多基礎概念;更重要的是,散文理論的命題往往成為小說理論的邏輯前提。其次,小說理論在對小說創作的依附中,逐漸生成自己的審美特性,在評價標準、藝術觀念、關注重心等方面,逐漸與散文理論分化;因其文化同根性,小說理論亦時時呼應散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