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是我國佛教的中流砥柱,《碧岩錄》歷來被稱為助參公案的「宗門第一書」。教內外有識之士,研討佛教、佛學,不能不研討禪宗、禪學;研討禪宗、禪學,不能不研討禪宗公案;研討禪宗公案,不能不參究《碧岩錄》。
《碧岩錄》十卷,又名《碧岩集》,全稱《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是宋代宗門大德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為解答弟子們的請益,而對其前輩禪宗大德雪竇重顯禪師(980~1052)《頌古百則》的評唱,后由其弟子匯編而成(圜悟當時主持湖南澧州夾山靈泉禪院,其丈室建於碧岩之上,題額「碧岩」,書名源此)。
這里的「百則』』是指一百則「公案」。所謂「公案」,原指古代官府以律條斷案的案例文牘,此指前人參禪悟道的范例,借以顯示其斷迷悟、決是非的威嚴性;所謂「頌古」,是指以偈頌的形式表達對公案中禪心的領悟;所謂「評唱」,是指對「公案」、「頌古」再進行較通俗細致的闡釋、描述、評說,借以顯示公案禪心的着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