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等,湖州(今屬浙江)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之後。元代傑出的書法家、畫家。其父趙與訔曾官至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作詩文,富藏古董字畫。良好的家境給幼年的趙孟良好的文化薰陶,這為他日後成長為一代書畫巨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後其父早亡,蒙古鐵騎入主中原,趙氏江山易主,趙孟開始隱居。然而他的才名受元人賞識,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將他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見後驚歎其出眾的才華與容貌,稱他為『神仙中人』,任命其為兵部郎中,兩年後升集賢直學士。元貞元年(一二九五),趙孟借病乞歸故鄉,與鮮于樞、仇遠、戴表元、鄧文原等名士相互切磋,書藝造詣更臻佳境。至大四年(一三一一),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很欣賞趙孟的才華,逐步將趙孟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由此,其藝術更是風靡天下。
趙孟才華橫溢,精通詩文、書法、繪畫、金石、音樂等多種藝術,其中尤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繪畫上,其山水、人物、花鳥、竹石、工筆、寫意、青綠、水墨等無所不精,開創元代畫壇新風,被稱為『元人冠冕』。書法上諸體兼擅,特別是楷書筆法圓熟、結構精到,世稱『趙體』,後世將其與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元史》本傳上說趙孟『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於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