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余秋雨開始以長途旅行方式實地考察文化。他從國內走到國外,從中華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這期間,他以《文化苦旅》和《山河之書》作為考察中華文明的記錄,以《千年一嘆》作為考察伊斯蘭文明的記錄,以《行者無疆》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
至此,余秋雨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進行了完整的關注和記錄。余秋雨在《行者無疆》中感嘆道:「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更羨慕街邊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目光悠長,山河無恙。但這些年,卻因過度的自滿、自享而自閉,對世界對自己有不少時空錯覺。」
《行者無疆》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全書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余秋雨以前的幾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無疆》經過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刪,全新修訂再度出版。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經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測驗和專家推舉,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並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並闡釋中華文明諸多被埋沒的重要遺址。這些遺址由此受到保護和弘揚,他也被公認為當代中國重新梳理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寫作品,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追慕者眾多。二十世紀末,又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作為國際間唯一親身完成這種穿越的人文教授,及時判斷了新一輪恐怖主義的發生地,准確預言了歐洲不同國家的經濟危局,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關注。在這過程中所寫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在台灣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有影響力書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