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布雷希特·丟勒(1471—1528年)是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他精湛的木刻版畫和雕版畫確保了他在世時名滿歐洲。他在油畫、水彩畫和素描領域也成就非凡,創作了具有革新意義的肖像畫、自畫像與大型祭壇畫。此外,他對動物和自然的細緻研究以及在藝術理論方面的創見,為後世研究者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傑弗里·奇普斯·史密斯在這本重要的新著中,對丟勒的生活和作品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深刻的重新評價。作者將丟勒的職業生涯放在歐洲歷史上一個動蕩時代(宗教改革前後的歷史文化語境)的框架內探究,追溯了丟勒在帝國自由城市紐倫堡的成長經歷,詳細介紹了丟勒在德國、意大利和尼德蘭的遊歷與創作,為讀者展現了這位多產、複雜、充滿好奇心與創造力的藝術家的職業活動。儘管關於丟勒的研究資料相當豐富,作者仍對丟勒的許多名作提出了新的見解,揭示了這些作品背後豐富的意義和思想價值。
[美]傑弗里·奇普斯·史密斯(Jeffrey Chipps Smith),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藝術史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歐洲藝術(尤其是1400—1700年間德國藝術和荷蘭藝術)。他的主要著作有《晚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雕塑》(German Sculpture of the Later Renaissance,1994年)、《北方文藝復興藝術》(The Northern Renaissance,2004年)、《丟勒》(Dürer,2012年)等。
龔穎熙,先後畢業於麻省蔓荷蓮學院、麻省大學安城分校,主攻藝術史。現就職于紐約弗里德曼·本達畫廊,從事藝術品研究與銷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