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克納代表作《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的文學導師「約克納帕塔法世系」源頭之作一支美國南方精神的挽歌一幅美國南北戰爭史外的世相風情長卷薩特、略薩、莫言等推崇備至。這部「系列小說」對於了解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起了一個「入門」的作用。福克納筆下南方人的種種矛盾都與這場戰爭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小說從巴耶德十二歲寫起,一直寫到他二十四歲,主要寫了沙多里斯家兩代人的事。通過他、他的家族與他周圍的人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南方內戰時期與重建時期的一幅幅圖景。在南方戰敗的頹唐景象里,福克納致力於發掘勇敢抗爭的婦女和小孩,並歌頌了她們不畏犧牲的「沒有被征服的」形象。《沒有被征服的》從敘述富於浪漫色彩的傳奇故事開始,卻以忠於現實、給予生活中的丑惡現象以來自營壘內部的嚴峻批判而告終。
威廉福克納(1897—1962)美國文學史上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福克納以小說創作聞名於世,他一生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與絕大多數短篇的故事都發生在他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1949年因「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殿》《押沙龍,押沙龍!》《去吧,摩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