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漢學家武內義雄的代表作。作者對比中日兩國傳世《論語》的最早版本,探究現今《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在此基礎上闡釋《論語》一書的原意,以及曾子、孟子等儒家學派的不同。作者認為《論語》二十篇由《齊論》《魯論》《古論》三種文本融合而成,但《齊論》《魯論》是將《古論》的古文字寫定為今文字時產生的異本,均以《古論》為底本;《古論》出現在西漢中期,在此之前還有齊魯二篇本、河間七篇本以及其他多種孔子語錄;今本《論語》中,《學而》《鄉黨》二篇為齊魯二篇本,《為政》至《泰伯》七篇為河間七篇本,且《先進》至《衛靈公》五篇與《子張》《堯曰》二篇合起來七篇是獨立的孔子語錄,為齊人所傳《論語》。
作者簡介:武內義雄(1886—1966),字誼卿,號述庵。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獲“文化功勞者”稱號。師從狩野直喜,研究集清代考據學與日本漢學文獻批判學之長,奠定了日本中國思想史研究基礎。著有《論語之研究》《老子原始》等,另有《武內義雄全集》十捲行世。
譯者簡介:陳敏,日本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