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我國讀者頗為熟悉的德語作家。他出生於19世紀奧匈帝國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少有文才,十六歲前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後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德國文學和法國文學,1903年獲博士學位。
茨威格一生著作繁富,舉凡小說、詩歌、戲劇、散文、遊記、文論、傳記等均有作品問世,並翻譯文學名著,但使他享譽世界文壇的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說和傳記。
他的小說以細膩而深刻的心理刻畫聞名,文筆清新、優美,深受讀者喜愛與評論家稱許。《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其代表作,其他如《夜色朦朧》《象棋的故事》都是足以體現其創作風格的重要作品。其傳記創作的代表作當推論述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傳記巨著《三大師》。此外,《羅曼·羅蘭》《自畫像的名家》(記述卡薩諾瓦、司湯達和托爾斯泰)及《精神療法》等都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茨威格一生執著追求創作藝術精品,他曾說過:“如果我寫了一千頁,一再修改之後,八百頁扔進了紙簍,只留下二百頁精華,我也絕無怨言。”因此,他的作品既經受得住苛刻的批評家挑剔目光的反復審視,又擁有數以千百萬計的熱心讀者。世人公認茨威格是20世紀上半葉德語中短篇小說三大名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