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自序一:天上的星辰 地上的女兒
自序二:青春共和國的領悟
第一輯
第一章 《紅樓夢》閱讀法門
一、學與悟的分野
二、心靈悟證與身世考證
三、悟證抵達深淵
四、悟證與知識考古學
第二章 《紅樓夢》精神內涵的四維結構
一、欲向度
二、情向度
三、靈向度
四、空向度
第三章 《紅樓夢》的題旨選擇
一、立名的選擇
二、立旨的選擇
三、立境的選擇
第二輯
第四章 對《紅樓夢》的女性主義批評
一、女性主義的多元立場
二、騎士精神與女兒崇拜
三、女兒性與女人性的衝突
第五章 女性的歷史視角
一、父性向上之眼與母性向下之眼
二、男人的中心眼睛和女子的中性眼睛
三、歷史的質在女子身上
第六章 通觀美學與青春圖式
一、曹雪芹的通觀美學
二、女兒本體論
三、質美、性美、神美、貌美
四、情癡、情毒、情悟
第三輯
第七章 父與子的衝突
一、賈政的焦慮
二、正統與異端
三、世俗貴族與精神貴族
四、世界原則和宇宙原則
第八章 兩種人生狀態
一、人生的本與末
二、《好了歌》與大乘止觀哲學
三、平淡棲居狀態與詩意棲居狀態
四、尋找澄明之境
第九章 關於第三類宗教的討論
一、“ 創教”課題
二、高於道德境界的類宗教境界
三、第三類宗教的假設
四、易信仰:審美代宗教
第四輯
第十章 紅樓女性的文化類型
一、林黛玉的莊禪文化投射
二、史湘雲的名士文化投射
三、王熙鳳、探春的法家文化投射
四、文學文化大自在
第五輯
第十一章 異端與荒誕意識
一、檻外人的異端內涵
二、反諷小手法與荒誕大範疇
三、《紅樓夢》的荒誕哲學
四、曹雪芹的“ 檻外人”與加繆的“ 局外人”
第十二章 東西方兩大文化景觀曹雪芹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寶玉與基督
二、拯救與自救
三、返回苦難與超越苦難
四、寶玉、阿廖沙、梅什金
附錄
“ 紅樓”真俗二諦的互補結構:答劍梅問
《紅樓夢》方式:與劍梅的通信
不為點綴而為自救的講述:原“ 紅樓四書”總序
後記:重新擁抱文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