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中國上古文化的珍品,自戰國至漢初成書至今,公認是一部奇書。《山海經》古之為書,有圖有文,陶淵明有“流觀山海圖”之句。但《山海經》原始古圖佚失,唯有文字流傳了下來。至於明清,文人、畫匠、刻工等又依據《山海經》文本展開豐富想像,創作出《山海經》圖像千百。它們或古拙精妙,或粗俗誇張,或字斟句酌領會其精神而創,或照貓畫虎偶得其靈魂而作,不一而足。可見,《山海經》圖文並舉,乃是中國敘事的古老傳統之代表。
《古本山海經圖說》的作者馬昌儀盡畢生之力尋找《山海經》的另一半。她遍搜明清古籍珍本中的《山海經》圖像十餘種,收錄各種版本《山海經》之神怪畏獸圖像1600餘幅,系統考證了《山海經》圖像的傳承軌跡、造型流變,並以晉郭璞山海經圖贊為綱,探討明清以來《山海經》圖文關係的範式轉換。出版至今,《古本山海經圖說》漸已成為相關主題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的重要參考書之一。
《古本山海經圖說》於2001年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此基礎上,出版了增訂珍藏本。2022年是本書出版的第二十個年頭,理想國全新打造,力求以一個更“年輕”的面貌與讀者見面。二十周年紀念版保持了2007年版的主要內容與編排格局,仍然採取圖說的方式,一(或多)神一圖一說,按《山海經》十八卷經文的順序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