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以1930年五六月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舊上海各階層人物。在軍閥混戰,農村破產的惡劣形勢下,吳蓀甫雖然竭力振興民族工業,加緊壓迫工人,大搞公債投機,但在對手趙伯韜強大的經濟牽制下,最終一敗塗地,徹底破產。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他于1928年出版首部小說《蝕》(《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短篇小說《林家鋪子》和「農村三部曲」(包括《春蠶》《秋收》《殘冬》),文藝論著《夜讀偶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