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貝爾維尤醫院,人們腦海中會浮現出以下畫面:危險的傳染病患者,發狂的精神病人,遍體鱗傷的案件受害者,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作為美國最古老的公立醫院,貝爾維尤早已成為美國歷史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它救助聲名狼藉之人,照護最弱勢群體。它經受了未知疾病、經濟動蕩、政治變局與自然災難的考驗,也見證了現代醫學史上的重要創新與持續存在的爭議,甚至在三次關涉美國總統的重大醫療危機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貝爾維尤曾改寫美國醫學史。它是美國第一家擁有婦產科、急診室和附屬醫學院的醫院;它成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支平民救護隊,開設了第一所女護士學校,促使紐約市成立全美第一個公共衛生部門;它在法醫學、精神病學和傳染病學等方面總是走在時代前列。同時,貝爾維尤也是藝術家和好萊塢的靈感源泉,在美國流行文化中留有深刻的烙印。索爾·貝婁、艾倫·金斯堡、理查德·耶茨都曾在作品中為貝爾維尤留下一筆,比利·懷爾德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甚至把這家醫院搬上了大熒幕。在美國,有經濟能力的人往往選擇去私立醫院尋求醫療服務,而貧民的健康只有類似貝爾維尤這樣的公立醫院來保護。貝爾維尤的病人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很多人無力支付醫療費用,但貝爾維尤從未拒絕過任何一位病人。這也意味着,這家醫院的歷史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承擔了社會對窮人應負的責任,得到的回報卻近乎微薄。
著名歷史學家、普利策獎得主戴維·奧辛斯基耗費數年研究與採訪,撰寫了這部精彩動人的醫院大曆史。貝爾維尤的故事凝結了一座城市曲折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國家公共衛生史的縮影,至今仍在繼續。
戴維·奧辛斯基(David Oshinsky),美國當代歷史學家,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醫學院醫學人文部主任。曾獲普利策獎、羅伯特.F.肯尼迪圖書獎、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獎章等。作品包括《他們應當行走: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痹症》《大陰謀:喬·麥卡錫的世界》《比奴隸制更糟糕:帕奇曼農場與吉姆·克勞法的苦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