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人天聾地啞無法表達的境況中,我的寫作,是一部三十年來社會轉型過程中,現代性裹挾城市的面具,徹底滲透到村莊、滲透到生活於此地人群的經驗史。我出入與我深刻關聯的村莊,借由親人的遭遇,試圖展現出身為農的親人和命運抗爭的複雜圖景,追問中國村莊的來路與去向,也借此袒露內心的不解與困惑。”本書是非虛構領軍作家、學者黃燈的首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繼《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文引起全國範圍內大討論之後,作者黃燈歷時一年,爬梳整理13年來對鄉村問題的研究思考,聚焦3個具有樣本意義的村莊——嫁入豐三村、生在鳳形村、長在隘口村,追蹤50位身邊親人的命運流徙,以社會學精確視角和置身事內的切近溫度深入體察鄉村個體的人生經驗,“勾勒出中國農民與命運抗爭的複雜圖景”,完成《大地上的親人》一書。書中的他們面目不再模糊,而是“在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生老病死的細枝末節中推進人生”,在現代化的潮流中,起起伏伏,充滿活力又潛藏隱憂。
身為親人的黃燈,以文字重建與他們的精神聯繫,帶給讀者啟發與深思。在時空的錯落中,黃燈關注到現代性轉型過程中的村落命運。在時代的裂變中,大地上的親人們承受着個體與整體共生的命運。在關於鄉村的敘述中,他們不是作為一個個偶然的個體存在,而是始終作為一個龐大而隱匿的群體在默默承受。
黃燈,湖南汨羅人,中山大學文學博士。2016年寫作《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引發春節期間全國鄉村話題大討論。著有《大地上的親人》《我的二本學生》《去家訪》。入選2021“南方文學盛典年度散文家”,作品獲“琦君散文獎”、“第二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非虛構獎、《亞洲周刊》2020年十大好書(非小說類)、豆瓣年度圖書等多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