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桑德堡,不僅是代表美國力量和天賦的記者與傳記作者,也是體現美國精神意志、用美國口語進行創作的桂冠詩人。“他,就是美國。”十三歲即輟學進入社會工作,從城市躁動喧囂的橫街窄巷和篷車的車底看遍世界百態,也有異常豐富的闖盪和戰鬥的經歷,因其詩作書寫的是“人民的詩篇”,深受民眾喜愛,被稱作“人民的詩人”。
本書是桑德堡的詩歌精選集,從其標誌性詩集——《芝加哥詩抄》、《剝玉米皮的人》(普利策獎獲獎作品)、《煙與鋼》、《日灼西方的石板》、《早安,美國》、《人民,是的》、《詩全集》(普利策獎獲獎作品)中遴選主要代表作,涵納早期、盛年和晚期的全部優質作品,全面呈現其詩學主張、技藝和風格的衍變。
在他的詩中,有鋼的禱告——噴煙的煙囪、淬火中的鏈輪、藍衣的底層工人,有龐沛的想象力——人類與機器的夢想,有沉默——進入夢鄉的摩天大樓和浸泡在陽光中的玉米田,有遙遠年代的孤獨——城市瓦礫之間的空地等景象。博爾赫斯曾評價道:“在桑德堡身上有一種疲倦的憂傷,一種平原傍晚時的憂傷,泥沙濁流的憂傷,無用卻又精確回憶的憂傷,一個在白天和黑夜之間感受到時光流逝的男人的憂傷。”
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詩人、作家、記者、編輯,三度普利策獎獲得者,被譽為“美國現代文學的豐碑”,因其詩作深受民眾喜愛,又被稱作“人民的詩人”。桑德堡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一個瑞典裔鐵匠之家。十三歲即輟學進入社會工作,最初幫人運送牛奶,其後做過理髮店雜工、廉價劇院換布景員、磚廠機車手、陶器廠車工學徒、丹佛和奧馬哈酒店洗碗工、堪薩斯州小麥田收割手等。曾有過一年軍旅生涯,歸來後進入格爾斯堡的倫巴第學院學習,並開始文學創作。代表作:《亞拉伯罕:戰爭的年代》《芝加哥詩抄》《日灼西方的石板》《煙與鋼》等。桑德堡承繼惠特曼的精神傳統,以粗獷豪放、一瀉無遺的直白風格聞名,作品融合情緒、語調、意象,蘊藏巨大能量,富有辛辣的活力與高邁的激情。他廣泛地(且漂亮地)採用極具隱喻性的俚語入詩,以日常講話的節奏描繪先驅開拓的歲月里的赤裸而強勁的現實,締造了美國工業主義年代的史詩。
鍾國強,作家、詩人,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曾獲多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等獎項。著有詩集《圈定》《路上風景》《門窗風雨》《城市浮遊》《生長的房子》《只道尋常》《開在馬路上的雨傘》《雨余中一座明亮的房子》,散文集《兩個城市》《記憶有樹》《字如初見》,小說集《有時或忘》《動物家族》,文學評論集《浮想漫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