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破崙時期,“紅”與“黑”分別代表軍隊與教會,這是當時法國有志青年奮鬥的兩個渠道。《紅與黑》講述了主人公于連失敗的奮鬥經歷和其浪漫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對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描寫,抨擊了黑暗的復辟王朝。自1830年首次出版后,《紅與黑》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羅新璋(1936-2022),浙江上虞人。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曾在國家外文局《中國文學》雜誌長期從事中譯法文學翻譯工作,1980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專攻法國中世紀文學。
翻譯作品有《特利斯當與伊瑟》《列那狐的故事》《紅與黑》《栗樹下的晚餐》及《不朽作家福樓拜》。編譯《巴黎公社公告選》,校讀《傅雷譯文集》全十五卷。其《紅與黑》譯本,被公認為重譯外國文學名著中的出群之譯,並在台灣出版。所編《翻譯論集》及《我國自成體系的翻譯理論》《中外翻譯觀之“似”與“等”》《釋“譯作”》《翻譯發微》等,受到業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