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博物館學的研究生入門教材,本書旨在讓讀者對博物館的早期歷史、當下狀況和未來發展有一個廣泛的瞭解;解釋博物館的功能;為博物館學提供一個良好的理論基礎。
本書的獨特之處是作者從系統的角度看待博物館,並認為博物館是以文獻為中心的機構,將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結合起來,並通過跨學科理論視角審視博物館實踐。
隨後,作者提出了現有多種類型博物館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具有的共性及區分彼此的差異,以及所謂的有意義的物質資源——博物館中的“物”。大多數博物館學著述將“物”僅僅視為構成收藏的東西,然而本書深入探討了“物”的物理性及其意義,尤其是被博物館化後“物”的意義的演變。
這部分構成本書的核心內容,審視了博物館學的重大轉向,即從最初的關注博物館觀眾轉變為關注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在此情境下,“物”是如何被使用和感知的,“物”象徵著什麼,“物”如何被視為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