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愛的需求如此強烈,卻又感慨生命脆弱又短暫,這就是愛的悲憫。起初有一股涼意,接着是心灰意冷,生命中最痛苦的經歷會讓我們產生肅穆之感。訪客離去之後,仿佛霧氣般的陰霾感突然降臨,如何排解這種“別離空虛”?曙光穿透黑暗,一早醒來的憂鬱心情和壞脾氣,只不過是“晨間憂傷”罷了……“Emotion”一詞,是指情緒、感情、慾望與心理狀態,它總是難以捉摸也無法名狀,即使在理智、清醒的時刻,情緒純粹或混雜的程度、微妙轉折及變化萬千的偽裝,就像迂迴穿梭在意識中的伏流,影響着人類的認知和價值觀,從而形成了文明的軌跡。
本書從神經心理學、考古文獻、社會輿論、文藝作品和流行文化出發,搜集156種情緒詞並加以描述和定義,溯源歷史演化,展現每一種情緒本質及其獨特的生命力。情緒文化充斥在你我所處的時代領域,具有鮮明的脈絡,通過情緒考古,帶你走進人類情感的世界。
人類是感情動物,打破理性的框架,用前所未有的視野看待感性的自我,你會發現那些情感表象下的思維和慾望,將是多麼精彩,豐富又迷人。
[英]蒂凡妮·瓦特·史密斯,目前是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情緒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入選2014年BBC新世代思想家。在展開學術事業之前,她從事長達七年的戲劇導演工作,曾在阿可拉劇院(Arcola Theatre)和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擔任副導演。現居倫敦從事教學與研究。
林金源,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中的蟲魚鳥獸,優遊知識與心靈國度,把翻譯當作認識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