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於干福熹院士及其帶領的科技考古團隊多年來獨創性的、科學的無損分析研究,首次探究了玉石的分類、成分及結構,以及中國古代玉器的材質和溯源,從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說服力的科學研究數據;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討論了中國各個時期古代玉器綜合研究的結果;並介紹了中國古代玉石和玉器的中外交流與文化發展。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內容包括綜論篇(古代玉文化、古代玉石、玉石與冰川等),古玉石篇(軟玉類玉石、蛇紋石類玉石、綠松石和青金石、獨山玉和翡翠、各類寶石研究和識別)和古玉器篇(中國古代玉器起源和中外玉石交往、河南省早期出土玉器、浙江省良渚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玉器、紅山文化和紅山玉器、古蜀國文化和玉器的介紹和研究)。書后附錄給出與本書研究有關的作者已發表論文匯總及國內外軟玉樣品研究數據等,提供客觀、基礎的文化交流平台,供愛好者和相關人士參考。
本書適合於國內外從事文物考古和科技考古的人士、中國古代玉器的收藏和愛好者、玉石學專業人員以及熱愛我國光輝燦爛悠久玉文化的廣大讀者閱讀、參考和收藏。
干福熹,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光學和材料學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現任國際玻璃協會考古專業委員會(TC-17)委員。我國光學和激光材料、非晶態物理以及光電子技術特別是光存儲技術研究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關注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起源與發展。21世紀以來專門致力於中國古代玻璃和古代玉器的無損分析的科技考古研究。2001年榮獲國際玻璃界的大獎——國際玻璃協會主席獎(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