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這本書獻給曾經有過,或正在擁有一個義無反顧二十余歲的我們。獻給紐約,獻給搖滾樂,獻給無畏滾動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會。二十四歲的台灣資深搖滾樂迷陳德政獨自來到搖滾樂的首都紐約,磨礪多年,留給我們一部近年來華文世界最具現場感的搖滾書寫。書中四十個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難忘旅程的原聲帶:由音樂伴隨的成長碰撞、對舊日的眷戀、夢想成真的喜悅、與陌生人交會的微光,那些三十歲前放下的東西與迎來的東西。燃燒的夜晚沸騰了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動着耳膜,他將那些與心跳同步的神奇時刻記錄下來,成為永恆。如果活在羅馬時代,我得住在羅馬,還會是哪呢?而紐約,就是現在的羅馬。——約翰列儂
為什麼是紐約?那股聲音對我說,如果我想遇見美麗的人物與深邃的歷史,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在青春成為鄉愁之前將它保存在一個真空的盒子里,永遠記住當初的模樣,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讓二十余歲的最后幾年盡情燃燒,體驗生命的極限與荒蕪,感受狂喜的溫度也看見寂寞的顏色,我必須去紐約。因為紐約就是搖滾樂的首都。
陳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於台南,政大廣電系畢業。高中時期接觸英倫搖滾樂,立定去倫敦留學的志向。退伍后到紐約旅行,在那聽見更深沉的呼喚,接收到絕對契合的頻率,人生轉了大彎,決定到New School攻讀媒體研究碩士,在布魯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也是從那時起,開始書寫博客「音速青春」,分享紐約的所見所聞——場館內的樂聲,街頭巧遇的人物,過去發生的歷史,許許多多正在感受的當下。年輕時組過樂團、主持廣播節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學時拍過台灣樂團濁水溪公社的紀錄片《爛頭殼》。三十歲后深切地體悟到,自己最會做的事情,仍是寫作。題材以音樂、電影、旅行為主,以本名或代號pulp發表在各式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