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是失去深愛之人的愴痛,是可怕的無助感,是情感風暴里的顛簸。哀傷不可避免。但對於它,我們往往緘口不言,周圍的人似乎也只會勸慰。讓我們哀傷的,究竟是什麼?它是一種病嗎?除了痛苦,我們是否可以從哀傷中尋得益處?哲學可以幫我們找到答案。我們無法改變生命脆弱的事實,但可以為更智慧地經歷哀傷做好準備——去理解哀傷的真相,找到偉大而持久的安慰。
一部關於“哀傷”的“哲學指引”,愛丁堡大學哲學教授邁克爾·喬比以心理學、文學、哲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為基礎,娓娓道來哀傷是什麼、我們為誰而哀傷,也層層深入地講述了為何哀傷會將人們引向更豐富的自我認知和對人性更全面的認識。
[美]邁克爾·喬比(Michael Cholbi),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教授,死亡與臨終哲學協會創始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倫理學,重點研究對象包括哀傷、自殺、康德倫理學、道德心理學等。已發表著作三部、論文七十余篇。其作品《自殺:哲學維度》獲美國《精選》雜誌2011年度傑出學術著作獎,《同理心與精神病患者的哀傷無能》獲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2022年度論文獎。
楊春麗,譯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翻譯碩士導師,從事英語教學、英美文學研究、翻譯實踐與研究。出版有《花朵小史》《全球城市政治》等十余部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