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干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Sino-JapaneseWar」。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系,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了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制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國新的歷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歷史文獻中收集了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表記等編纂出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歷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於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采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面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觀,一目了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於對清日兩國之間戰斗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