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木刻畫,遠在刻版印刷術大興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唐代鹹通九年(西元八六八年)印在金剛經上的插畫,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建樹了新的豐碑。到了明代末年,胡曰從氏所編印《十竹齋箋譜》,運用當時流行的“餖版”、“拱花”之術,曾使彩色套印木刻畫藝術水準推向新的高峰。
明代末年版、拱花木刻彩印的畫集。胡正言輯印。崇禎十七年(1644)刊行。有九龍李於堅、上元李克恭序文。共4卷。卷一有“清供”、“華石”、“博古”“畫詩”等72種卷二有“勝覽”“入林”“無花”、“鳳子”等77種。卷三有“孺慕”、“棣華”、“應求”“閨則”等72種。卷四有“建議”“壽征”、“靈瑞”、“香雪”等7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