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堂兄近年悉心搜集陳巨來印蛻資料,所得不少,今日又有《陳巨來先生自鈐印存》成冊,囑略作解讀。《自鈐印存》自然是有無窮妙處,我所能得者不過九牛一毛,大略羅列如下。
自拓之妙處在於出示了一份標準答案。
沒有任何一個人比篆刻家自身更知道自己的印章鈐蓋出來是什麼樣子的,你所見便是他想讓你見的,毋庸置疑。陳巨來擅刻工穩印,又傳有陳巨來拓印法,以手指沾印泥如何如何,後來人多理解為使印線條不漲,其實不然。印章的鈐拓受印泥、紙張、印面、環境溫濕度、鈐拓手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要做到完全的不漲線是不可能的。觀此譜中陳巨來親鈐印蛻便可知,其所求並非絕對不漲線,而在於幹濕合宜,虛也虛得,實也實得。在標準答案之前,我們無需去討論其失誤與否,而是通過標準答案探究其因何如此,以及何以至此。
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受印者自己鈐蓋出的印蛻和刻印者所鈐蓋的印蛻差距極大,甚至面目全非,有時對比作品所鈐蓋與出版物所見很難確定是否同一方印,工穩類作品尤其如此。而陳巨來的作品卻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以上提到的影響印章鈐蓋效果的諸多因素中唯一不變的只有印面的情況。也就是陳巨來在刻制的時候已經把受印著的鈐蓋情況考慮進去,把印面刻成無論誰來鈐蓋都不會出現過分失誤的樣子。
此《自鈐印存》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便是陳巨來認為的合宜狀態。此本以原色原尺寸的形式印出,很好的保留和呈現了陳巨來對於自身印章鈐拓效果的理解。合理的漲線,以及通過技巧處理印面使達到鈐蓋要求,這對於臨習陳巨來的篆刻創作者來說是尤為難得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