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全球通史》屬於最優秀的通史著作之列。作者以主題分篇,把握人類社發展大勢。全書分成8篇,每篇都有一個主題,而這個主題體現了這個歷史時段的全球趨勢:人類的起源和人類文化,定居,帝國和帝國主義,世界各宗教的興起,商品和人口的流動,社會變革,技術大爆炸,演變中的身份。每個主題都有一個轉折點,比如第六篇,轉折點是政治和工業革命(1640-1914),主題便是政治和經濟體系的巨大、激烈的變革產生了新的社會價值觀和社會體系,這一切影響著所有的個人、家庭和社會。書中的每一篇都表明了,對研究中的歷史事件可以提出多種問題,而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多種多樣的解釋。隨著時間發生的變化及其意義,可以有不止一種的「正確」答案。不同的問題可以導致很不相同的研究並得出很不相同的答案。
霍華德·斯波德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學士學位(1963),專業為歷史學,研究方向為哥倫比亞大學新設立的「亞洲研究」項目。他在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1966)和博士學位(1972),專業為歷史學,研究方向為印度研究。他第一次訪問印度是在1964—1966年,當時他獲得富布賴特基金會的資助。他在印度度過了總計約12年的科研和教學生涯。他也曾在美國、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和歐洲廣泛遊歷訪問。他自1972年起擔任坦普爾大學教師,1984年任教授,1993年獲「坦普爾大學優秀教師獎」。
斯波德克從事世界史的研究始於1988年,當時他擔任了一個綜合性的、創新性研究項目的學術主任,其任務是和費城學區的教師合作,提高教師們關於世界歷史的知識基礎,並計劃重新撰寫一份供學區學校使用的世界歷史教學規劃。在這一項目完成以後,斯波德克立即投入另一個項目的調查研究,這一項目把大學教授和中學教師結合起來,對世界史教學進行重新思考和修正,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啟動了費城大都市區多所學院和大學的世界史教學。這幾個項目的直接成果就是本書第一版的寫作(1997)。
霍華德·斯波德克出版的論著主要關於印度的城市化,包括《地區發展中的城鄉一體化》(1976)、《東南亞的城市形式及其意義》(與多麗斯·斯林尼瓦珊共同擔任編者,1993)、《艾哈邁達巴德:21世紀印度的激震型城市》(2011),並發表多篇不同主題的文章,包括對勞動婦女組織的分析研究。此外,他還撰寫和製作了紀錄片《艾哈邁達巴德》(1983),是紀錄片《城市世界: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貧民窟重新安置的個案研究》(2013)的執行出品人和主題研究專家。他組織並參與了一個三人團隊將六卷本的《印度拉爾·雅格尼克自傳》從古吉拉特語譯成英語(2011)。他根據自己與大學和中學從事世界歷史教學教師的交往,在《歷史教師》(1992,1995)上發表過數篇文章。他在研究、寫作、教學以及電影方面獲得過富布賴特基金會、美國人文科學研究捐贈基金會、美國科學基金會、美國印度研究所、史密森學會和世界銀行提供的基金資助。霍華德·斯波德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學士學位(1963),專業為歷史學,研究方向為哥倫比亞大學新設立的「亞洲研究」項目。他在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1966)和博士學位(1972),專業為歷史學,研究方向為印度研究。他第一次訪問印度是在1964—1966年,當時他獲得富布賴特基金會的資助。他在印度度過了總計約12年的科研和教學生涯。他也曾在美國、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和歐洲廣泛遊歷訪問。他自1972年起擔任坦普爾大學教師,1984年任教授,1993年獲「坦普爾大學優秀教師獎」。
斯波德克從事世界史的研究始於1988年,當時他擔任了一個綜合性的、創新性研究項目的學術主任,其任務是和費城學區的教師合作,提高教師們關於世界歷史的知識基礎,並計劃重新撰寫一份供學區學校使用的世界歷史教學規劃。在這一項目完成以後,斯波德克立即投入另一個項目的調查研究,這一項目把大學教授和中學教師結合起來,對世界史教學進行重新思考和修正,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啟動了費城大都市區多所學院和大學的世界史教學。這幾個項目的直接成果就是本書第一版的寫作(1997)。
霍華德·斯波德克出版的論著主要關於印度的城市化,包括《地區發展中的城鄉一體化》(1976)、《東南亞的城市形式及其意義》(與多麗斯·斯林尼瓦珊共同擔任編者,1993)、《艾哈邁達巴德:21世紀印度的激震型城市》(2011),並發表多篇不同主題的文章,包括對勞動婦女組織的分析研究。此外,他還撰寫和製作了紀錄片《艾哈邁達巴德》(1983),是紀錄片《城市世界: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貧民窟重新安置的個案研究》(2013)的執行出品人和主題研究專家。他組織並參與了一個三人團隊將六卷本的《印度拉爾·雅格尼克自傳》從古吉拉特語譯成英語(2011)。他根據自己與大學和中學從事世界歷史教學教師的交往,在《歷史教師》(1992,1995)上發表過數篇文章。他在研究、寫作、教學以及電影方面獲得過富布賴特基金會、美國人文科學研究捐贈基金會、美國科學基金會、美國印度研究所、史密森學會和世界銀行提供的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