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有關記憶與時間的散文集,寫作的時間跨越十二載,所記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這段人生歲月中的見聞與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先生回望這些文字,將它們集結出版,取名“巡禮之年”,既是他作為骨灰級樂迷對於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學人對於歲月的又一次朝聖。
在三冊《巡禮之年》中,您既可以讀到世紀之交台灣的市井風情和人生百態,亦可以讀到作者訪學行旅中的哲思感悟。從聆樂賞畫時的纖敏體察,到世局轉蓬下的深沉顧惜,從極其細小的日常見聞和身邊瑣事,到逐漸雄渾開闊的知性之美和莊嚴之思,周志文的筆大量觸及生老病死、情感覺知、宗教藝術、行旅懷鄉……一種“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躍然紙上。毛尖老師在讀到周先生的這些文字后寫道:“周著《巡禮之年》,在生態的意義上,是對今天水泥社會的一次植樹造林。而回到時間長河,《巡禮之年》則是對那些沒有進入過文學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憶和擁抱。”
他的散文有些像一潭清泉,沒有湍流、沒有波濤,平平靜靜的,但一方面透明可析,一方面可以反映天光。而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時時刻刻,是潛入時間長河的魔法一場,也藉由周志文的筆,使我們的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周志文,1942年生於湖南,祖籍浙江。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現已退休。在明清學術史、明清文學和現代文學等主要研究領域之外,痴迷西方古典音樂,尤擅散文創作。
除學術著述外,文學作品尚有:時事文化評論:《在我們的時代》《瞬間》;小說:《日升之城》《黑暗咖啡廳的故事》;聆樂札記:《冬夜繁星》;散文:《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風從樹林走過》《時光倒影》《同學少年》《記憶之塔》《家族合照》《有的記得,有的忘了》等。
近年來在大陸亦出版古典文化普及讀物《論語講析》《陽明學十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