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錄”是朝鮮使團出使明朝後留下的使行紀錄,大量記述使團成員的沿途見聞,是研究明代北中國的珍貴史料。特別是,其中包括不少對驛路、城池、關隘、名勝等各類地理景觀的記載,這使得系統運用“朝天錄”研究明代北中國的地理問題成為可能。
本書以專題形式對此議題進行討論,分別闡述“朝天錄”地理記載的內容與來源、“朝天”驛路制度及驛路情況、遼東“東八站”的建設與中朝關係、嘉靖至崇禎年間朝鮮使者在北京城的活動與記憶,以及明清鼎革之際“朝天錄”所見遼東文化景觀之變遷。
從文本、制度、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解讀朝鮮“朝天錄”的相關地理記載,不僅可以補充中國史料之不足,提供更加細緻而全面的明代北中國圖景,亦為探討朝鮮使者的活動、記憶、心態及中朝關係提供另一視角。
劉晶,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2006—2010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2010—2013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3—2019年就讀於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歷史系。研究方向為中朝關係史和東亞海洋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上海市社科規劃青年課題一項,主要論文發表于SSCI、A&HCI、CSSCI和ESCI等來源期刊,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