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充滿壓迫、掠奪的時代,人被粗糙地分類成堆,社會混亂無序;那是充滿怒火、屠戮的時代,到處瀰漫著憤怒的語言,理性被狂熱湮沒;但仍有人為了堅守正義,甘願放棄貴族身份和巨額財產;仍有人為了理想中的清明世界,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
在《雙城記》中,你將目睹至為黑暗的社會現實,更能看到至為崇高的人性光芒。
作者簡介:【英】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英國文學史上僅次於莎士比亞的殿堂級作家。狄更斯12歲時因家境窘困,被迫輟學做了童工,從此備嘗底層生活的艱辛、屈辱。後來,他還做過抄寫員、速記員、記者等,長期在監獄、法院等環境中,見證了社會至為黑暗的一面,這些經歷為他的寫作提供了素材。他一生寫了14部長篇小說,以廣角鏡頭般恢弘的視角,真實展現了英國當時充滿壓迫、憤怒、暴力的社會現實。狄更斯尤其關注社會底層人物的境遇,不僅揭露社會的黑暗,表達對小人物的體察和同情,還塑造了一批在信仰崩壞的時代里依舊保持理性、堅守正義的小人物形象,深切地謳歌他認為能讓人類社會更和諧的人道主義理想,開創了英國文壇批判現實主義的全新時代。馬克思曾評價他:“狄更斯向世界揭示的真理,比一切政客和道德家加在一起還要多。”《雙城記》是狄更斯遲暮之年的力作,也是他人道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他描繪壓迫、暴政、民眾的狂熱、無端的屠戮,更謳歌瘋狂時代中的寬容、仁愛、正義、理性。
譯者簡介:劉勇軍,知名青年翻譯家。譯有《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愛瑪》等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