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的桌子是真實存在的嗎?為什麼我們相信太陽明天會升起?怎樣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思想、有感覺的存在?我們是否做過一個不受任何影響而完全屬於自己的決定?這些問題都是由哲學提出的,哲學家們也給出了不同的解答,然而大部分問題仍沒有確定的答案。那麼,哲學到底有什麼用?
哲學的價值正在於這些問題本身。羅素從桌子的顏色、材質等日常事例出發,帶領我們從哲學角度思考世界,理解身邊事物的關係與本質。通過哲學所沉思的宇宙的偉大,心靈也會變得偉大。
作者簡介:[英]伯特蘭·羅素(1872—1970),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文學家。羅素曾在劍橋大學擔任哲學教授,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1910年創作了《哲學有什麼用?》(又譯為《哲學問題》),在這本通俗易懂的哲學導論中,他從桌子的顏色、材質等日常事例出發,提出了基本的哲學觀點以及對哲學價值的理解,即哲學價值在於問題本身,為哲學問題創建了一個簡明的指南。《哲學有什麼用?》聚焦于哲學認識論,提出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經典哲學問題,帶領讀者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世界,感受哲學的價值和意義。希望讀者通過哲學的沉思,發現日常生活中隱藏着的奇特和奧妙,讓心靈變得廣闊而偉大。
譯者簡介:王鳳麗,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現從事社會科學和文化產業研究,譯作有《君主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