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悶的象徵》是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白村的作品,1924年由魯迅先生譯介到中國,並且用作自己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上課的教材。
這是一部系統講述人間苦與文藝創作的文學理論著作,全書共四章:第一章講述的是苦悶如何在創作者身上發揮作用。文藝創作就是造一個夢來治愈自己。第二章講述的是苦悶如何在鑒賞者身上發揮作用。文藝作品欣賞就是進入別人的夢來治愈自己。第三章講述的是苦悶如何在對時代和環境發揮作用。闡明文藝家是先知,文藝作品是啟示。第四章溯源到原始人,講述苦悶如何在原始人身上發揮作用,闡明文藝創作的心境就是原始人面對無法控制的大自然時的心境。廚川白村將文藝作品的本質概括為:“生命力受了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義。”即,苦悶的象徵。
本書以1929年日本改造社《廚川白村全集》第二卷為底本編校,並收錄魯迅初版引言和翻譯手記。
廚川白村(くりやがわ はくそん,1880.11.19—1923.9.2),學者、文藝評論家。本名廚川辰夫,生於京都市,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在鐮倉遭遇海嘯不幸逝世。1891年,年僅11歲的廚川白村在雜誌上撰文介紹愛倫·坡,文學活動由此開始。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時,小泉八雲曾是他的老師。研究生論文是在夏目漱石的指導下完成的。文藝評論作品《苦悶的象徵》是其代表作。此外,《近代文學十講》《出了象牙之塔》等作品都對當時的日本和中國的文藝界乃至社會有着深刻的影響。
魯迅(1881.9.25—1936.10.19),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1918年發表中國首部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翻譯等領域均有深入研究和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