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輯中,《班門》各板塊的結構一仍其舊,分「門?內」「門」「門?外」。以「門」為界,門內,向大師致敬、取經、學藝;門,是作品,是被大師加持的「手藝」,是「匠心營造」;門外,是後生的操練、遊歷、體驗。
在《班門?氣》中,我們既探尋真實的氣流為人類生活增添的觸感,也凝視「氣韻」在文化中留下的蛛絲馬跡。我們討論智慧的人類建造房屋時想出的種種通風技術,也體會一種精神的「氣」如何氤氳在建築師王澍的作品中。我們立於中國畫例的祥雲,遙望西方繪畫中流變的彩雲。我們會隨著作者踏上永嘉清明的旅途,在嘈雜的生活中找尋一片寧靜,也沉浸歷史,感受齊柏林飛艇如羽毛般輕盈,卻又承載了人類沉重翱翔夢想的飛行壯舉。
《班門》編委會由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共同組織。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以創新設計理念提供內容策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則以最專業的圖書出版經驗負責書籍的編輯、出版及發行工作。黃德海,《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上海文化》編輯,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著有評論集《馴養生活》《若將飛而未翔》,隨筆集《書到今生讀已遲》《泥手贈來》《個人底本》等。劉靜,北京大學藝術史博士,四川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美術史研究者。周功釗,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博士,導師為王澍教授。任建築系外聘講師,專註于傳統村落、園林的文本寫作與空間實驗。賈季超,資深香水愛好者,與香水有關的文章散見於《VOGUE服飾與美容》《周末畫報》《T Magazine China 風尚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