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 項符合

歌謠

的圖書
歌謠 歌謠

作者:(BLEXBOLEX / 譯者:于歌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06-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精裝 / 280頁 / 32k/ 13 x 19 x 3.92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1-1
圖書選購
型式價格供應商所屬目錄
 
$ 668
博客來 博客來
史/理論/評論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歌謠

內容簡介

林中小屋,迷魂都市,無盡岔道,送信青鳥……
一道謎題,一個童話,一次冒險,一場愛情……
有白日夢的燦爛美妙,也有噩夢的黑暗誘惑……

一個故事,七重講述。每一個細節都有無限種解釋,每一次重讀都不會重樣!這個古老的、每天都重新開始的故事,這段無限迴圈、永不重複的冒險之旅,每天都在等我們續寫。

本書是“世界最美的書”金獎得主Blexbolex的代表作品,《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繪本,10種語言翻譯出版,大膽而極具天賦的圖像世界,揭開藏匿在我們腦海中的驚人世界。

270幅如夢似幻的精美版畫作品,特定3種PANTONE專色印刷而成,結合傳統絲網印刷效果的新工藝,畫面層次豐富細膩,加以溫暖的復古設計和低調的時尚感,是插畫師、設計師、藝術愛好者的珍藏之選。
 

作者介紹

Blexbolex
 
本名貝爾納·格朗熱(Bernard Granger),是一位屢獲殊榮的法國繪本作家,繪本作品《人們》《四季》《歌謠》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繪本。目前,這些作品已被翻譯為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波蘭語、德語、捷克語等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于歌,藝術策展人,創意策劃人,終身學習者,法語譯者,專注于“藝術社區”的研究與實踐。熱衷於觀察日常和促成各種跨文化與跨領域交流。譯作有《人們》《四季》《歌謠》。
 

《BLEXBOLEX小宇宙》(導讀)

在某個初夏傍晚,我的好朋友、出版人塗塗忽然發給我《歌謠》(Romance)的PDF,請我為他講個故事,我一頭霧水地打開——哦!是個法語繪本!一口氣讀完,看得驚心動魄,不由得在心裡讚歎:太妙 !兩天后,我把粗略翻譯的文字和視覺化的敘事結構扔回給塗塗。塗塗問我,你想做這本書的譯者嗎?

說實話,我有些缺乏信心。我的直覺告訴我,作者Blexbolex 是秉持著藝術創作的態度對待這部作品的,有很多實驗性在裡面,無論是從創作靈感來源,還是從藝術語言和觀念表達來看,都不簡單。雖然在法國被歸為童書,其實更像一本適合全齡閱讀的藝術書。躊躇間,塗塗又發來了《人們》(L’imagier Des Gens)和《四季》(Saisons),還是Blexbolex 的繪本。這一次,我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了。三本書看起來各不相同,其實是使用了同一種形式和邏輯,所以又是互為補充的,放在一起,竟然回應了我這些年不斷探索的議題:人與自己、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這些繪本的作者Blexbolex,是一位在德國工作和生活的法國人,他不但是一位繪本作家,還是頗有名氣的斜杠人士:出版人/ 編輯/ 絲網印刷藝術家/ 插畫家……他的作品非常值得玩味,時時可見藝術或文學作品的巧妙隱喻。透過他的創作,我們似乎看到一個有著學者氣質、不斷學習、潛心研究的藝術家形象,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實踐,都是他的研究。

豐富的藝術靈感來源

Blexbolex在安古蘭美術學院學習期間,深受馬列維奇的《白上白》和以施萊默的《三元芭蕾》為代表的包豪斯風格作品的影響。這也解釋了為何他的作品總能激起感官愉悅:鮮明有力的色彩、抽象簡化的形式,以及它們共同營造的空間與視覺元素互動的張力,而這些恰恰來源於已滲透進我們日常視覺經驗的至上主義、構成主義和包豪斯風格所留下的精神遺產。此外,Blexbolex 也受到了其他漫畫家的影響:漫畫大師埃爾熱的“清線畫風”,是Blexbolex的靈感源泉之一;而為了抵制主流漫畫擠壓而發起的美國另類漫畫運動,也給Blexbolex 的敘事風格帶來衝擊,很難想像在《人們》《四季》《歌謠》之前,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滿了神秘懸疑的色彩和黑白膠片的質感;在這三部作品裡,我們還能看到由法國漫畫家發起的烏巴波運動折射出的創意之光。在限制性的結構中探索漫畫創作的邊界,Blexbolex讓“帶著鐐銬跳舞”這件事看起來一點都不沉重了。

圖像和詞語的延續性遊戲

《人們》、《四季》和《歌謠》之所以稱為“三部曲”,明顯的線索,大概就是畫面形式都非常相似:一幅畫面搭配一個單詞——當然,《歌謠》裡那些被女巫施了魔法的單詞也要算。Blexbolex 曾說過自己是繪本的導演,他更希望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閱讀圖像”,我想,正是為了不干擾這種能夠引發“通感”的觀看方式,他盡可能使用簡練、客觀、冷靜的文字,以便留出想像空間。在隨後的作品《我們的假期》中,他甚至做了更進一步的嘗試:完全抹去了文本。確實,他也做到了。在《人們》裡,我能聽到那些有趣人物發出的聲音,在他們腦子裡冒著泡的創意,騎著摩托車呼嘯而過的身影;在《四季》裡,我能嗅到空氣中的香甜,感受到溫度的變化,熱烘烘的栗子或沁人心脾的冰涼,仿佛都在口中;而《歌謠》更為極致,讓人在顛倒中困惑,在混亂中焦躁,在黑暗迷霧中加快尋找的步伐。此外,Blexbolex也不希望強加任何話語,讀者將在不疊加任何意圖的情況下,延展出屬於自己的閱讀方式。大概是為了強化這樣的觀點,他不惜冒著被那些看重文字敘事的讀者排斥的風險,在接連出版的三部作品裡保持了這樣的風格。

在我看來,Blexbolex 既前衛又復古,他非常喜歡電影藝術家卓別林,如果卓別林那些劃時代的默片在今天改編成繪本的話,應該就是Blexbolex 作品的樣子吧?不過,深諳印刷技術的他,會不會為了配合原作而更加嚴謹地選擇雙色套印呢?

邏輯的詩意與結構的旋律

Blexbolex 在“三部曲”裡所做的遞進式的敘事結構嘗試,是令我驚喜的部分。書頁的裝訂原本是千篇一律的, 但他似乎通過圖像施予它魔法。透過那些經過反復計算的嚴謹圖紙,結構的旋律被賦予了更多變調,從簡單走向複雜, 但後總能回到一個新的起點。

《人們》像是建立在一種螺旋結構之上,然而,在兩相對照的結構主線之外,我們還會發現一些神奇的跨頁平行線——或是橫空架起的弧。這種特別的閱讀體驗,帶給人一種太空艙漸漸滑入軌道的失重感,書裡的“人們”漂浮著相遇,以某種我們從未想到過的方式產生聯繫;或是結構被解構的瞬間慢速播放,感受不到破壞性,充滿懸疑又妙趣橫生。而《四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螺旋:它與各章相對應形成迴圈。以四個季節為標題的頁面組成個迴圈,第二個迴圈對應嬰兒期,第三個迴圈對應青春期,後一個迴圈對應成年期。在如自然規律般的循環往復中,我們能夠看到分部與總和的變化狀態——如同小齒輪嵌套在大循環中緩緩運轉。

《歌謠》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做了更進一步的嘗試:在兩點一線的結構原型上不斷折返跑,每一次新的旅程都會勻速加入新插曲。仿佛我們手中捧著的,不再是由一頁頁紙片組成的世界,而是頃刻間就能成倍數增長、不斷反覆運算的幾何迷宮,邏輯之藤以詩意的方式攀緣於其上,在人文之光的澆注下,向著秘密被解開的方向迅速生長。

此外,這三本繪本真的是“非常法國”。在結束旅法生活多年後,我竟然總結出了個人版本的“自由、平等、博愛”:察覺到社會和文化對我們的建構,跳出偏見,更加自由地看待世界,並展開思考;向自然學習,知曉人在時間和無常面前是平等的,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也會獲得平等的回應;在我們生命的歷程裡,不管是向內還是向外探索,勢必都會在某些時刻墜入顛倒、混亂或迷失之中,沉住氣繼續前行就有機會獲得平靜,對於自己和世界的善意和耐心或許就是有勇氣的愛。

不過,在做了這些調研工作和自以為是的思考後,我突然懷念起塗塗自顧自扔給我PDF 文件的那個傍晚了,那種不帶任何預設和背景框架的“天真的閱讀感”,反倒讓我更能體會看到這些繪本時的單純的快樂!

關於《人們》

現實生活中的、神話和想像中的各色各樣的“人們”,出現在這本書裡,並借此打開了許多不同的角度,也打開了人類文化觀察的廣闊視野。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不會因外貌或種族被打上標籤,而是通過他們的狀態和行為來歸類。每個人物都與對開頁的人物並列放置,形成一對組合,他們的關聯是多變的,或多或少的,也是顯而易見的,通常很有趣且令人驚訝。

這本書的初衷,是幫助孩子識別人物、擴展詞彙量,但是出色的視覺表達和充滿智慧的組合方式吸引了更廣泛的讀者群。

這本《人們》,我覺得是全齡繪本,甚至給大人看的必要性恐怕勝過給孩子看。或者,更有趣的場景是孩子們一邊指認書裡的各種人物,一邊向大人的“刻板印象”發出挑戰:“他們明明在做一樣的動作,為什麼用不同的稱呼?”是啊,為什麼呢?因為太習以為常了,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提出質疑。

從認知角度而言,分類體系代表著我們對事物的基本認識。同樣,事物所歸之類又會影響我們對它的感知和看法,這是成人世界才會強化的“標籤效應”嗎?在這本書裡,各種“人”與“人造之人”,都被賦予了身份,這些“身份”是一個個詞彙,也是定義他們的“標籤”,那麼,詞彙能夠塑造我們的思考方式嗎?

書裡形形色色的“人們”向我們展示了“人”的類型之多元、範疇之廣泛、關係之複雜,一圖一詞的精簡版式,正好對應了同一人物作為自然人的存在形態和作為社會人的不同屬性。更為精彩的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組組“搭配”,引發了我們的解構衝動和對性別、種族、職業、宗教、文化的種種發問。被迫接受與主動探索,擁有一切與一無所有,被人壓迫與受人供奉,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關聯原因,一些引發聯想的小障礙成了引發另一種好奇的契機。為了想要弄清楚“他們”為什麼安排在一起,我們開始追根溯源,挖掘到的線索將會促使我們用新的目光去審視我們生活其中的、非常熟悉的世界。

當然,想要更快且愉悅地捕捉到這些對照關係的巧妙之處,我們需要考慮到作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對他的影響。儘管他希望不做太多解釋,不賦予過多的內涵,而是讓讀者充分發問,但是他的創作還是展現了文化概念和文化現象的滲透力。有一些對照關係需要通過法語原文解密,翻譯後的文字無法展現出其中的妙趣,比如“Une Diva”(歌唱家),這個詞在法語裡還有一層意思,是“很難伺候的人”,與處於青春叛逆期的“Une Adolescen”(青少年)同為一組,如果不瞭解法語的這層意義,可能就很難領會到兩者潛在的相通之處。書中還出現了一些法國讀者很熟悉、中國讀者相對陌生的概念,比如茨岡人、貝都因人、洞穴學者等,至於各種宗教、神話人物背後的故事,就讓讀者自己來探索吧。再比如,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身份符號”,其實也反映出了作者對他者文化的想像與偏見,而他的這種具有代表性的認知恰恰又符合了我們對法國人的某些“刻板印象”。

關於《四季》

在《人們》之後,Blexbolex 繼續通過《四季》進行他的探索,他始終關注將文本和圖像聯繫起來的極簡化圖像形式。《四季》是關於季節的迴圈的,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留住和消磨時間的方式,還有那些習慣、記憶或遺忘……在這些標誌著季節過渡的物件、風景、人物或事件中,永恆且永動的自然世界被喚醒了。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展現了一次完整的季節迴圈。它的閱讀過程也是一個遊戲過程:某些佈景、物件、角色在不同的場景中重複出現,透過不同的視角重新出場,考驗著讀者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引發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觀察——就像是驚鴻一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個世界的日常生活一直是如此豐富多姿,絲毫不遜色於我們的想像世界,這永恆、生動又脆弱的自然世界,是多麼值得我們熱愛啊。

作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與《人們》所營造的充滿問號的好奇氛圍相比,《四季》是一本需要我們好好打開感知能力的書。
在時光流轉、季節更迭中,我們可以感知人類世界法則之外的法則,感知“人與自然”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壞的;有亙古不變的,也有突然而至的;有努力去創造而獲得改變的,也有不受人類控制、只能盡人事聽天命的。同一件事情的後果,對有些人來說是樂事,對有些人來說是災難。自然世界的因果、輪回、循序漸進,在那些遙遠的時代中,這些都曾讓“人”瞭解自己的渺小,從而生出謙遜與敬畏的道理。人也在四季更迭中感知自己:炎熱、蕭瑟帶來的不同體感,春花秋月投射的不同情緒……自然世界中,總有一樣事物能打動你,讓你記住它、感知它。書中的一些片段起伏流暢,令人心曠神怡:冬春之交,經歷了淌淩的巨響、湍流的激蕩後,緊接著迎來了愜意的和風與微醺,令人迷醉的氣息和嘈雜的聲音都是“人與自然”這個互動劇場裡轉場的信號,沒有衝突就沒有張力。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非常東方式的浪漫和感傷,讓人不由得輕輕歎息。“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或許是對這本書好的注解。

關於《歌謠》

故事的開頭,有學校、家和連接它們的道路。每天晚上,一個小孩都會踏上這條路並觀察周圍的事物。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突發的小事,與陌生人的相遇,觀察的不斷積累……這一切讓回家的路變得更長、更複雜。慢慢地,初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成了奇幻故事裡的主人公,為了拯救女王,他不得不面對女巫的世界,成為人們翹首以盼的英雄。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家的普通孩子,一點點地成了夢想家,在想像的旅程中不斷前行。

像算術序列一樣,《歌謠》由七個序列逐頁構建:初始序列包含三幅圖像,隨後的六個序列則在前一序列的每個圖像間隙中插入新圖像、新情節,每一幀新圖像都可以改變故事的走向。很快,這個簡短的故事變成了宏大的敘事,但無論如何,都會以“家”為終點……

這本書裡,有著對於內容和形式的雙重拷問:如何突破一個系統的極限?對一本繪本來說,敘事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Blexbolex 為我們提供了這件獨一無二、精美絕倫、充滿才智且簡潔的藝術品。

作為“三部曲”的後一部,《歌謠》充分展現了世界由簡至繁的演變過程,與造成這一變化的各種“神秘”作用。

“Romance”(《歌謠》的法文書名)這個詞,也讓我聯想到了中世紀的浪漫傳奇和其所遵循的“探索與回歸”的模式。《歌謠》延續了千百年來的敘事結構,似乎又是某些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就像不同的吟游詩人來講述傳奇一樣,我們在敘述同一個故事時,會加入屬於自己氣質的創作。這樣的啟程、探險與回歸,帶來了廣闊的疆域:它是非常宏大的,又是關乎我們的內心的;是向外探索世界的必經之路,又像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蛻變過程。無論女巫的力量多麼強大,她能夠掌控的,也只是被描述過的那一半世界;而緘默的那一部分世界,既是未知的,也蘊含著希望。

此外,在關於這本書的創作自述中,Blexbolex 還提到他的三個靈感來源:

故事形態學:因為一開始就打算讓這本書成為一本講故事的書,作者特意閱讀了普羅普撰寫的《故事形態學》,書中所記錄、剖析的民間故事題材、形式和結構,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烏巴波藝術運動:本書的大部分畫面,化用了各種知名或不知名的故事、文學及視覺藝術中的內容。這種形式被觸發的靈感早來源於烏巴波藝術運動,一群藝術家不走常規道路,為漫畫創作另闢蹊徑。他們的一項練習,刺激了Blexbolex 的想像力:在兩格現有的連環畫面之間,插入一格新畫面,從而改變敘事的方向。

童年遊戲:終,卻是和一群孩子的相遇,給了Blexbolex 打開創作之門的鑰匙。這些孩子當時在玩一個遊戲——無論選擇哪條路都能回到家。這使Blexbolex 想到了押韻的、古老的民歌,終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本書的音樂結構,也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找回了他的童年記憶。
 
 

詳細資料

  • ISBN:9787559657268
  • 規格:精裝 / 280頁 / 32k / 13 x 19 x 3.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 1 輯(新版)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當下的力量系列新版套書(三冊):《當下的力量【書+牌卡】典藏盒裝版》+《當下的覺醒(三版)》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3-04-06
66折: $ 8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有聲書第 5 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7-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書輕導讀有聲書第2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1-03
66折: $ 1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宛如阿修羅(日本國民作家、電視劇教母向田邦子 刻劃女性內心的巔峰之作)
作者:向田邦子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1-07-31
$ 28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13)限定版
作者:豐田悠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8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九井諒子塗鴉集 白日夢時光(全)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43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雙子與老師(2)
作者:かきのたね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6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偽裝的真實之吻 break 上+下(首刷限定版)
$ 35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AI世代的牛津式新五感教養:擺脫標準化,喚醒學習感覺!牛津教授帶你和孩子一起快樂學習
作者:趙知恩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5-01-16
$ 31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說妖 卷三 有為涅槃(完)
作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5
$ 363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