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洛·梅的觀點出發,回答一個問題:人,為什麼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慮,即當我們的“存在”受到威脅時,不安全感帶來的強烈恐懼。
什麼可以被稱為一個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況下,我們會覺得自己很沒存在感?●當我們無法肯定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自我評價常常受到他人的影響;●當我們無法在關係中感受到“被需要”,從而無法構建自我認可:比如無法在親子關係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稱職,或無法在工作關係中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當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比如面臨可能失去工作、財富、健康的危險;●當一些與生命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信念遭到動搖的時候:比如無法完成內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長期堅持的價值觀變得不再適用於當下。在這些時刻,一個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脅,產生一種“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將要被“殺死”的恐懼,這種心理體驗就是死亡焦慮。時代的轉變、疾病的暴發、激烈的職場競爭、關係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個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羅洛·梅之口,將“存在感”這個一直以來非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通過不同維度的舉例,讓讀者知道了一個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構成的,以及為什麼當我們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存在問題時,會產生不安、恐懼、焦慮、迷茫、喪失意義感等一系列反應。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喪失。本書也通過羅洛·梅的存在主義治療觀,從“如何理解和對抗焦慮”“如何學會與人建立有愛的聯結”“如何實現健康人格”等方面,給出了增強存在感的建議。
楊韶剛,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理論與心理學史分會理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西方心理學史、道德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等領域建樹頗豐。迄今已出版專著16部、譯著44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60余篇,並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等1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曾師從章益、李漢松、車文博等國內著名心理學家,並先後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等國外高校做訪問學者,與詹姆斯·布根塔爾、科克·施耐德等美國當代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有長期的學術交流,是國內存在主義心理學領域的領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