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黃宗智教授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專著,“農業經濟史三部曲”最後一部。書中從18世紀中國與英格蘭的對比出發,探究兩者農業經濟的差異所在,並以此來看待明清以來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史中的“內卷化”問題和小農經濟發展的問題。本書還檢視了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慶市的一系列超越左右分歧的實踐,探討了中國農村發展出路相關的問題,如:源自城鄉差別的農民工問題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應該怎樣將之置於國民經濟整體中來認識?一定程度上的城鄉差別,需要一種什麼樣的方案來解決?全書立足本土、從實踐出發,集中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農村社會經濟現實的思考。
黃宗智,普林斯頓大學學士,華盛頓大學博士,1966年始任教於UCLA歷史系,1991年晉陞“超級教授”,2004年榮休。主要著作有《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長江三角洲的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獲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