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學派是一個以京都大學為中心、試圖將歐陸哲學的話語結構與佛教精神實質相互結合的哲學流派。其核心人物為西田幾多郎和田邊元。一方面,作為日本現代哲學的代表,京都學派以其迥異於西方哲學的“絕對無”的思想立場,為世界哲學做出了原創性的貢獻;另一方面,京都學派的一些成員的學術旺盛期,正值日本邁向軍國主義的不歸之路,而他們在戰前與二戰期間發表的擁戰言論,在當時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在戰後更引發漫長的爭議。如何理解和看待京都學派,不僅是一個思想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本書詳細介紹了京都學派核心成員的哲學思想,並通過跨文化比較,將他們的理論放入世界哲學的廣闊背景中,由此展示出日本哲學的特色。在此意義上,本書可視為一部“20世紀日本哲學導讀”。與此同時,本書對京都學派不同成員的不同哲學觀點與政治表態之間的關係做出了就事論事、細緻入微的分析,試圖證明:京都學派主流的核心哲學觀點與其政治表態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繫,但他們對於主客融合狀態的追求,的確可能導向界限感的喪失和對於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國與國彼此平等”的國際秩序的輕視。
徐英瑾,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專業為英美分析哲學、人工智能哲學、日本哲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著有《人工智能哲學十五講》、《用得上的哲學:破解日常難題的99種思考方法》、長篇小說《堅——三國前傳之孫堅匡漢》等。
獨家簽約于帆書APP“非凡精讀館”,作為主講人解讀60多本哲學、人文歷史類書籍。在看理想APP有音頻課程“曖昧:給日本腦洞一個哲學解釋”“用得上的哲學”“哲學的十種生活提案”等。活躍于抖音、小紅書、嗶哩嗶哩等平台(賬號:徐英瑾文史哲),2022年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上線課程“認知世界的20個哲學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