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世與童年
平凡人的誕生 青弋江邊的家 祖父母 父親 母親 小學 逃難四川
第二章 國中憶往
國立九中 校長鄧季宣 老師 學友 學潮發端 校長遭黜 投毒疑案 勒令退學 轉學王家坪 再次開除
第三章 投筆從戎
川江運糧船 銅梁軍營點滴 復員東歸 回家
第四章 投身學運
就讀金陵大學 學運 走向革命 步入政治研究室
第五章 再到武漢
隨軍南下 教育學院 初遇“路線鬥爭” 與華中大學合併 參加土改
第六章 “青椒”的偶遇
思想改造 向科學進軍 沅湘良緣 廬山蜜月 下放草埠湖 全國青聯 沮漳漫溢
第七章 學術起步
回歸華師 籌備盛會 京師訪學 籌建史調會 無妄之災 “鐵窗烈火” 重返白塔寺
第八章 參與《歷史研究》
“文革”初始 牽累家人 下放梁子湖 重返桂子山 參與《歷史研究》復刊 校對風波 遠離京城
第九章 編寫《辛亥革命史》
編寫《辛亥革命史》 初訪美利堅 訪日之行 辛亥賦新篇 金秋盛會
第十章 出長華師
謬膺校職 從饅頭與垃圾抓起 頻繁出訪 校園新風 兼容並包與不拘一格 80年代後期的幾件事 主動辭職與出國訪學
第十一章 海外四年(上)
起點普林斯頓 落葉歸根與落地生根 IC,接待家庭與家庭教師 破冰訪韓國 重返耶魯 海外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 從“太空人”到四海為家
第十二章 海外四年(下)
UCSD歲月追憶 奧古斯塔納與榮譽學位 邊城生活情趣 倦遊思歸 再到扶桑 美杉台鄉居 初到臺灣 從南港到香港
第十三章 老驥伏櫪(上)
重操故業與我的“南巡” 潛心基督教史研究 香港半年 “211工程”預審活動 1997,會師東京 重上廬山 陪張朋園回貴州老家
第十四章 老驥伏櫪(下)
《張謇傳稿》重見天日 東西文化交流基金創建始末 餘傳韜與《陳誠日記》 關西巡迴演說 文明危機與世紀之思 與池田大作對話 追蹤櫻花之旅 漫遊北海道 容閎研究與珠海情愫
第十五章 辛亥百年
辛亥革命100周年 神戶、東京之行 2011:辛亥百年,全年無休 告別辛亥革命研究
尾聲 把學問寫在大地上
附錄 章開沅教授學術活動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