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到當代,代表中國藝術最高成就的100同曠世傑作。
‧一口氣可以讀完的中國藝術通史,每個人提升自己精神品位的首選入門讀物。
作者以細膩生動的文筆,分析了中國從古至今、各流各派的藝術傑作和其產生的歷史、心理動因,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藝術精神世界的大門。品讀本書,你將領略到遠古藝術的吉光片羽、商周藝術的驚蛇走虺、秦漢藝術的天馬行空、魏晉南北朝藝術的複古開新、明代藝術的墨氣淋漓、清代藝術的渾融大成、近代藝術的跋涉徬徨;你將與顧愷之、閻立本、張萱、周昉、韓滉、李公麟、張擇端、蘇軾、文通、趙孟姚、黃公望、文徵明、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濤、吳昌碩、齊白石、林風眠等藝術大師面對面,體會他們創作的狂喜和艱辛……最後,本書將帶你登堂入室,把握中國藝術的精髓。
作者簡介:
喬伊,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系,自幼愛好藝術,現從事藝術鑑賞和研究工作。
章節試閱
人們開始製作、使用陶器是社會歷程進入新石器時代最主要的標誌之一。陶器的出現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將一種更為清潔、便利、先進的生活方式帶入人群,同時也將原始人對於美最質樸的感受與追求留在了它的陶土表層。美化陶器的方式很多,在種種裝飾手法中,彩繪是最成功的一種。它在打磨得很光滑的紅色陶坯上,用就地取材的天然礦物質做顏料進行描繪,入窯燒製後能呈現出赭紅、黑、白各種顏色組成的美麗畫面。中國新石器時期以陝西、河南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甘肅、青海為中心的馬家窯文化都有最出色的彩繪陶器存世。
這幅陶器上的畫作被稱為《鸛魚石斧圖》,是中國新石器時期中一件非常特殊的彩陶繪畫。想想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彩陶,“舞蹈紋彩陶盆”、”三魚紋彩陶盆”,還有這件”梳齒紋彩陶罐”,它們的彩繪多集中在器物的口沿、上腹等非常顯要的部位,而且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圖案的連續性、重複性。這些彩飾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圖案、紋飾,而不是獨幅繪畫的感覺。有時這些罐子從俯視的角度看可能會得到一個更美麗的畫面,可見當時人在製作時對這些紋飾的位置與效果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但《鶴魚石斧圖》不一樣,它的繪製與器形並沒有非常明顯的配合關係,而且只是畫在一面,另一面是空白,所以它不是為了配合陶器而產生的,而是一幅有著自己相對獨立的含義的彩繪,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說是一幅獨立的繪畫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用白色顏料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鶴、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右邊的石斧被捆綁在一個豎立的木棒上.木棒有四個圓孔,用以穿繩固定石斧,握柄處製作者用尖狀器刻劃出繩索花紋,而木棒下端略粗則可能是為了防止繩索脫出。左邊這只圓眸、長喙的水鳥昂著頭、身軀稍往後傾地站立,大家一般認為它是一隻鸛——一種捕食魚蝦的水鳥,形體像鶴又像鷺。白鸛叼著的魚通體塗白,頭、身、尾、眼和背腹鰭都被交代得十分清晰,可能是鰱魚一類的細鱗魚。雖然畫法很簡單,鳥、魚和石斧的形像也處理得非常稚樸,但是製作者卻對錶現對象的種種基本要素,如斧子的結構、魚的結構都交代得十分到位,在畫面中將清晰的幾何形式感與自然、犀利的觀察非常完美而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藝術史家貢布里希〈E.H.Grombrich〉在討論埃及早期藝術時曾經說過.埃及畫家是根據記憶,而不是在一個特定時刻所看到的情景繪畫,所以他們畫的是自己了然於心的事物或場景,並且會……
人們開始製作、使用陶器是社會歷程進入新石器時代最主要的標誌之一。陶器的出現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將一種更為清潔、便利、先進的生活方式帶入人群,同時也將原始人對於美最質樸的感受與追求留在了它的陶土表層。美化陶器的方式很多,在種種裝飾手法中,彩繪是最成功的一種。它在打磨得很光滑的紅色陶坯上,用就地取材的天然礦物質做顏料進行描繪,入窯燒製後能呈現出赭紅、黑、白各種顏色組成的美麗畫面。中國新石器時期以陝西、河南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甘肅、青海為中心的馬家窯文化都有最出色的彩繪陶器存世。
這幅陶器上的畫作被稱為《...
目錄
鸛魚石斧圖甕
馬王堆帛畫
武梁祠的畫像石
弋射收穫畫像磚
女史箴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職貢圖
北齊校書圖
九色鹿經圖
游春圖
明皇幸蜀圖
步輦圖
歷代帝王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
搗練圖
簪花仕女圖
高逸圖
照夜白圖
五牛圖
宮樂圖
觀無量壽經變·舞樂
匡廬圖
瀟湘圖
高士圖
重屏會棋圖
勘書圖
八達游春圖
韓熙載夜宴圖
寫生珍禽圖
讀碑窠石圖
谿山行旅圖
早春圖
千里江山圖
瀟湘奇觀圖
踏歌圖
四景山水圖冊
聽琴圖
瑞鶴圖
采薇圖
秋庭嬰戲圖
……
鸛魚石斧圖甕
馬王堆帛畫
武梁祠的畫像石
弋射收穫畫像磚
女史箴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職貢圖
北齊校書圖
九色鹿經圖
游春圖
明皇幸蜀圖
步輦圖
歷代帝王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
搗練圖
簪花仕女圖
高逸圖
照夜白圖
五牛圖
宮樂圖
觀無量壽經變·舞樂
匡廬圖
瀟湘圖
高士圖
重屏會棋圖
勘書圖
八達游春圖
韓熙載夜宴圖
寫生珍禽圖
讀碑窠石圖
谿山行旅圖
早春圖
千里江山圖
瀟湘奇觀圖
踏歌圖
四景山水圖冊
聽琴圖
瑞鶴圖
采薇圖
秋庭嬰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