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 項符合

佛教心理學(上下)

的圖書
佛教心理學(上下) 佛教心理學(上下)

作者:陳兵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812頁 / 普通級/ 1-1
圖書選購
型式價格供應商所屬目錄
 
$ 835
博客來 博客來
佛教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佛教心理學(上下)

內容簡介

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關心靈的學說,作了一番現代整合,忠實地濃縮了佛法的精華,作出使現代人容易明白的詮釋。既有深刻的理論論證,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見性,獲得大智慧、大安樂、大自在的具體技術。這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學術力作,是佛教心理學的教科書。

陳兵,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長於佛教思想、佛教禪定學、佛教心理學等方面研究。他以深厚的佛學功底,輔以真修實證,積數十年之功,將佛學精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有機的整合,撥開佛教信仰與修行中的重重迷霧 ,破斥種種邪見,為佛教發展提出了符契佛陀教法而又切實可行的建議。主要著作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學》《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佛法在世間》等。
 

目錄

第一章 佛教與心理學(緒論)
第一節 佛教對心的高度重視
一、佛法宗要——心之緣起
二、「一切法中,心為上首」
三、「心理主義」的佛教
第二節 佛教心理學源流
一、原始佛教心理學
二、部派佛教心理學
三、印度大乘心理學
四、印度密乘心理學
五、中國佛教心理學
六、朝鮮、日本、越南佛教心理學
七、近現代西方佛教心理學
第三節 佛教心理學的特質、價值和影響
一、鮮明的出世間特性
二、解行相應、止觀雙運的方法
三、定散雙究,染凈同詮
四、正見為導及心靈哲學的發達
五、佛教心理學的價值和影響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上)
第一節 「心」的名義
一、心、意、識
二、「心」的類別及特性
第二節 受、想、行、識四蘊
一、受蘊——感受、情緒、情感、心境
二、想蘊——感知覺、想象
三、行蘊——造作、意志、自我意識
四、識蘊——心王
五、四蘊的運作
第三節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
一、前五識的分工
二、前五識的特點
三、前五識的染凈及相應心所
第四節 第六識:意識
一、意識的作用
二、意識的運作狀態及種類
三、意識為染凈迷悟的關鍵
第五節 第七識:末那識
一、「思量為性相」,作為意根的末那識
二、恆執內自我的染污末那
三、末那識的相應心所
四、關於末那識必有的論證
五、末那識為「染凈依」
第六節 第八識:阿賴耶識
一、阿賴耶識的語義及別稱
二、阿賴耶識的攝藏功能
三、阿賴耶識所了境及相應心所
四、阿賴耶識的行相
五、阿賴耶識為染凈之本
六、阿賴耶識的真妄
七、關於阿賴耶識必有的論證
第七節 第九識:阿摩羅識
一、真識、如來藏識、根本心、泥洹識、阿摩羅識
二、作為佛等聖眾清凈心的真常心、阿摩羅識
三、凡夫本具的真心、阿摩羅識
四、從結構論建立第九識
五、以真心為心的體性而立或不立第九識
六、從結構論反對立第九識
七、關於第九識爭議的評議

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中)
第一節 無記及不定心所法
一、遍行心所法
二、別境心所法
三、不定心所法
第二節 善心所法
一、唯識學十一種善心所
二、對善心所法的補充
第三節 不善心所法及煩惱的辨認
一、六大根本煩惱
二、隨煩惱
三、煩惱的種種歸納
四、對不善心所法的補充
五、煩惱的特點與過患
第四節 八十九心與百二十一心
一、善心
二、不善心
三、異熟心
四、唯作心
第五節 百六十世間心與八十性妄
一、《大日經》百六十世間心
二、八十性妄

第四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下)
第一節 四分與三量
一、諸識之四分
二、「量」——認識
三、現量
四、比量
五、非量
第二節 分別與思維
一、三種分別
二、其它諸種分別
三、審慮與尋思
第三節 夢
一、夢的定義、性質與作用
二、夢的種類及成因
三、夢兆與占夢
四、夢與修行
第四節 佛教心理內容說總論
一、心識層次和心理內容的總結補充
二、心所法屬性的檢討
三、人心的陰陽及運動規律
四、心——奇妙的超巨系統

第五章 心識與業的生起
第一節 心識生起的因緣(上)
一、入、處、界及三緣生識
二、眼等五根
三、意根
四、七、八二識之根
五、二十二根
第二節 心識生起的因緣(下)
六、八識所緣境
七、與根、塵和合的識
八、四緣生識
九、九緣、二十四緣生識
十、社會性認知形成的因緣
第三節 一念心生滅的過程
一、九心輪
二、十七心剎那
三、八十九心之十四行相
四、五心輪與四運心
第四節 種子與現行
一、何謂種子
二、種子的特性
三、種子的種類
四、關於無漏種子的討論
五、種子與熏習
六、種現互生
第五節 從心起業,由業感果
一、業的名義與種類
二、由意起思,由思造業
三、從心起惑,由惑起業
四、業必感果,業能縛心
五、業由心造,心可轉業

第六章 心、身、境不二論
第一節 從心身不二到依正不二
一、心身不二
二、心境不二
三、心色不二
四、依正不二
第二節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上)
一、唯心之「唯」
二、業惑緣起論的唯心
三、隨心所變的唯心
四、心生、心本、心主、心造、心變、心現
五、阿賴耶緣起論之唯心
第三節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下)
六、如來藏緣起論的唯心
七、台賢禪諸宗真心性起論的唯心
八、萬法唯心說的貫攝
九、超越唯心的唯心
第四節 心氣不二
一、心氣乃生命之本、生死之根
二、氣為心識所乘、心識體性
三、心氣不二與內外二氣

第七章 心之體性
第一節 《阿含經》及部派佛學的心性論
一、《阿含經》的心性本凈說
二、部派佛學的心性染凈之諍
第二節 大乘心性論
一、印度大乘經論中的心性本凈說
二、自性清凈心與心性本覺
三、台、賢二宗的心性論
四、禪宗的心性論
第三節 密教心性光明論
一、「兩部大法」的菩提心說
二、父、母二續光明論
三、大手印法心性論
四、道果法、覺朗派的心性論
五、大圓滿心性光明論

第八章 認知之檢討
第一節 相、名、分別之虛妄
一、相、名、分別
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三、假名非實
四、妄想分別之虛妄
五、相、名分別之正面作用
第二節 現、比二量的真與似
一、現量的真似與直覺
二、比量的真似與邏輯思維
第三節 正智與如如
一、真實與真如
二、二障凈智所行真實與正智證如如

第九章 自我與人格
第一節 何謂「我」
一、「我」的語義
二、眾生所體認的自我
第二節 五蘊非我
一、五蘊皆非自主故非我
二、五蘊緣起故非我
三、五蘊無常故非我
四、從三世、一異等觀察五蘊非我
第三節 蘊中、離蘊皆悉無我
一、五蘊中無我
二、離五蘊無我及無「非即蘊非離蘊」我
第四節 假我、無我與真我
一、假我非無
二、無我與假我的中道觀
三、對無我說質疑的應答
四、真我、大我
第五節 從建立自我意識到無我、真我
一、自我意識及其形成
二、正確自我意識的建立
三、無我、真我與自我實現
第六節 人格的形成及分類
一、人格的定義及形成的因緣
二、人格與動物習性
三、十法界與十大類人格
第七節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一、人格唯是自塑成
二、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第十章 欲、愛、苦樂
第一節 佛教的人生欲望觀
一、人類的需要、動機和欲望
二、貪欲及其危害、起因
三、善法欲
四、貪欲與善法欲同出一源
五、「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第二節 愛
一、愛的名義與種類
二、貪愛相種種
三、貪愛生起的因緣
四、貪愛的特性與惡果
五、愛的正面作用
六、貪愛的超越與轉化
七、慈悲與法愛
第三節 佛教苦樂觀
一、「諸受皆苦」
二、非聖財所生樂
三、聖財所生樂、現法樂、后世樂、離欲樂
四、涅槃樂
五、超越苦樂,以苦為樂

第十一章 老病死及宗教信仰心理
第一節 老、病、死亡心理
一、老年心理及老苦
二、疾病心理及病苦
三、死苦及死亡心理
四、自殺、安樂死心理
第二節 關懷老病死亡,戰勝老病死苦
一、關懷老、病
二、佛教的臨終關懷
三、以智慧戰勝老、病、死苦
第三節 宗教信仰心理
一、宗教、信仰及其起源
二、怖畏、依怙、向上三種宗教心理
三、宗教信仰心理的特點、作用
四、正信與迷信
五、「信為道元功德母」

第十二章 自治其心,自凈其意(上)
第一節 以正見正志安心
一、樹立正見正信
二、勝進心、出離心、菩提心
第二節 報恩心、責任心、慈悲心的培養
一、報恩心、孝順心與責任心
二、慈悲心的培養增廣
第三節 以正戒約束心
一、戒——防非止惡
二、菩薩戒、秘密戒及戒律治心的殊勝
第四節 以不放逸防護自心
一、守護根門
二、恆自護心,八風不動
第五節 以方便對治調心
一、對治、轉治等五法
二、明覺法
三、理情法與自我提醒法
四、念想法與「八念」「十隨念」
五、觀想法與不凈觀
六、息念、轉移、縱念、增益、升華等法
七、接納、命名、觀察、提問等法
八、心理創傷的醫治
第六節 喜舍與懺悔
一、以喜樂滋養心
二、以「舍」放松心
三、以懺悔清洗心
四、以「七覺支」調節心

第十三章 自治其心,自凈其意(下)
第七節 以禪定煉心
一、修定的資糧與「加行」
二、身、心、息、食、睡的調和
三、入禪門徑
四、修定的基本要點
第八節 以智慧清凈心
一、徹凈其心,必依般若
二、四念處觀
三、大乘諸法實相觀
四、隨時隨處可修的隨自意三昧
第九節 以萬行庄嚴心
一、六度——佛教精神體操
二、利樂眾生與四攝法

第十四章 明心見性之道
第一節 明心見性的方法(上)
一、由止觀門漸修見性
二、由觀心而見性
三、頓悟見性
第二節 明心見性的方法(下)
一、由修真如三昧而見性
二、由參究而見性
三、由持名念佛與禪凈雙修而見性
四、由修持咒觀想等密法而見性
第三節 心性之印定
一、「以心傳心」與活潑機用
二、「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三、以了義教印證
四、以公案印證
五、以般若、涅槃之用及十問十門印證
第四節 解悟、證悟及悟修之頓漸
一、禪宗之悟與修
二、藏密之悟與修

第十五章 定心
第一節 定心的層次與禪定境界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進程
二、四禪八定
三、出世間禪定的修證
第二節 定心的身心效應
一、禪定的良性生理效應
二、「禪悅」
三、禪定提高智商的效應
四、禪定提高情商及心理治療的效應
五、禪定的「發功」效應
第三節 禪定與神通
一、由禪定修得的五種神通
二、由定發通
三、由定發通的原理

第十六章 修行偏差的針治
第一節 禪病及其治療
一、生理性禪病的治療
二、治修定「亂心病」方
第二節 修行者異常、變態心理的調治
一、煩惱妄念增盛
二、消極厭世,逃避退縮
三、封閉心理及人際關系障礙
四、情緒過激與心理變態
五、相似神通、境界光影的錯認
六、神經質的罪疚感
七、邪教痴迷者的治療

第十七章 清凈心
第一節 小乘道清凈心的進程
一、七清凈、十五階梯、四預流支
二、七賢位
三、四向四果
四、阿羅漢的清凈心
第二節 大乘道清凈心的進程
一、菩薩十信、三賢、四加行位
二、菩薩十地及佛果位
第三節 密乘道清凈心的進程
一、破三妄執,即身成佛
二、無上瑜伽的即身成佛
第四節 佛陀的清凈心
一、原始教典和小乘論典說佛陀清凈心
二、大乘說佛陀清凈心

第十八章 佛教心理學的現代應用
第一節 心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療
一、精神心理疾病的佛教療法
二、心身病及生理性疾病的佛法治療
第二節 不良嗜好及病態社會心理的針治
一、不良嗜好的心理醫治
二、病態社會心理的醫治
第三節 心理健康與個人成長
一、做一個心理健康的現代人
二、管理情緒,提高情商心商
三、人際關系智商的培養
四、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難關
五、無常、無住與心理應變
六、佛教與個人成長
第四節 佛教管理心理學
一、領導者的自我修煉
二、佛教管理模式
第五節 佛教與教育及智力開發
一、教師的心理修養及師生關系
二、佛教的教育方法
三、智力提高及潛能開發
第六節 佛教心理學與文藝創作
一、把握人心、表現性靈
二、空靈的藝術境界
三、培養最佳創作心態
四、啟發創作方法
第七節 講經說法與宣傳心理學
一、應機說法
二、說法者應具的條件及說法講演的技巧
第八節 罪犯改造及「事業法」
一、佛教與罪犯改造
二、「事業法」、法事及其他
第九節 佛法對科學心理學及現代文明的啟迪
一、佛法對構建「大心理學」的啟迪
二、佛法對科學的啟迪
三、佛法對現代文明的啟迪

主要參考資料
 

陳兵教授的大作——《佛教心理學》修訂再版了,這是中國佛教現代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值得慶賀。

在中國,以儒釋道三教為主體結構的傳統文化中,佛(釋)教一直被定位為以 「治心」為特點的一種文化,有所謂「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傳統說法。這里的「心」,主要是指佛教說的「貪、嗔、痴(無明)」三毒心。佛教的教義、理論,修行的實踐、宗旨,常被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此三學的構建就是針對這三毒心,即所謂「以戒治貪」「以定治嗔」「以慧治痴」。所以,佛教中常說:學佛者須「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圍繞着治「貪嗔痴」三毒心,自佛陀以來,歷代菩薩和高僧大德們,就此三毒心對人生命的影響、產生的原因、息滅的方法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致的探討和分析。從理論到實踐,建構了多種多角度的理論體系。如,在理論方面,從原始佛教的「五蘊」「緣起(十二緣起)」「苦集滅道(四諦)」「因果業報」「無常無我」「涅樊寂靜」等,到大乘佛教的「緣起性空」「色空不二」「諸法實相」「破相顯性」,以及「萬法唯識所現」「三界唯心所造」「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轉識成智」等等,豐富多彩,細致縝密。在實踐方面,從原始佛教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 到大乘佛教的「六度」「四攝」,到中國禪宗「不離人倫日用」「做本分事」的修行方法等等,適合不同群體、不同根器的人去實踐、體證。誠如陳兵教授所言:「在同時代乃至當今的百家之學中,若論對如實認識心靈、徹底凈化心靈的重視程度和為此而付出的努力,佛教完全稱得上天字號第一家。」(見本書第一章第一節)

20世紀以來,佛教治心的各種理論和方法,受到了西方一些心理學家的關注,他們從佛教典籍和禪修實踐中尋找有助於解決心理問題的鑰匙和醫治心理疾病的方法。在當代西方心理學界也已出現了一批研究佛教心理學的大家,有了專門以佛教心理論為指導來進行心理治療、咨詢的機構。同時,佛教界也出現了一些重視以佛法醫治心理疾病、解決社會心理問題的學問僧,一些佛學院還將「佛教心理學」列為一門重要課程。一些心理學學者也開始關注佛教心理學的研究、運用。應該說,充分發揮佛教治心方面的豐富理論資源和實踐方法,是佛教為這個時代作貢獻的重要內容之一。
但是,現今對佛教心理學進行的學術性研究及從心理學角度研究佛教,都還比較年輕,尤其是在中國學術界和佛教界,更是剛剛起步。大約十年前,普陀山的惟海法師撰寫了一本《佛家五蘊心理學——佛家自我覺醒自我超越的學問》,專門探討佛教五蘊理論在分析和治療心理問題方面的意義和啟發。當時,我還不認識惟海法師,他通過我的一位學生把書稿交給我,並希望我可以為此書寫序。當我翻閱了書稿后,覺得這為當代佛教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值得鼓勵,所以就草草寫了一篇序,以資鼓勵,作為推薦。

現在,放在我面前的陳兵教授的《佛教心理學》,是迄今為止中國學者首部全面、系統研究佛教心理學的專著。作者在「前言」中說,他希望本書能「作為一本佛教心理學的教材和普及讀物,主要為佛教徒提供修行的輔導,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照體系,為廣大愛好佛學和心理學的讀者提供了解佛教心理學和佛法的方便。」我想作者的這個願望是達到了,我願意鄭重向讀者們推薦,並代表讀者感謝陳兵教授十多年來為佛教學術和實踐研究作出的貢獻。翻過我這篇淺陋的序言,去認真讀這本內容豐富、史料詳實的《佛教心理學》 吧!

樓宇烈
2015 年 6 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7561360774
  • 規格:812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大陸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品格優勢:成就孩子「王者之力」,從容應對未來的競爭與機遇
作者:彭凱平、閆偉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9-01
66折: $ 251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頂尖業務的50個最強問句(長銷新裝版)︰世界銷售冠軍告訴你,「懂提問」就能當場成交!
作者:青木毅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30
66折: $ 21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3-16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03
66折: $ 100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備份人生:歡迎回來!您的意識已下載
作者:馬修.費茲西蒙斯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7-01
66折: $ 29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獵人 38
作者:冨樫義博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2-23
$ 10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30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這場戀愛都怪你不好-全
作者:大麦こあら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5
$ 13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對人好,對地球好:企業ESG永續行銷實踐指南
作者:王麗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8
$ 30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父親的腦︰阿茲海默症陰影下的生活
作者:桑狄普.裘哈爾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0
$ 27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0)
出版日期:2024-12-30
$ 11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