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學結構和過程研究是漢語教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分析課堂教學的結構和過程,可以使我們更好地遵循教學規律,優化教學流程,創新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
本書深入探討了數據挖掘和教學建模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漢語教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全書重點關注漢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和綜合課教學結構和過程的理論模型推導、應用模型構建及二者的對比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範式,得出了各課型建模的具體結果,能夠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書理論建模與實證研究並重,對比研究與史料分析緊隨其後,是國際中文教育和漢語教學法、教學模式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大數據時代教育數據研究方法在漢語教學中成功應用的體現。
本書適合國際中文教育專業人員和研究生閱讀,同時對其他學科的教學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鄭艷群,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漢語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國際教育、多媒體和遠程教學、語言信息處理等。講授的主要課程有:漢語CAI設計原理、語料庫資源與漢語教學研究、漢語教學多媒體課件設計、第二語言教育技術、語言教學數據挖掘專題研究、漢語遠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等。主持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漢辦規劃項目、教育BU規劃項目、教育BU基地重大項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項目等。出版《計算機技術與世界漢語教學》《虛擬詞語空間理論與漢語知識表達研究》等專著。合著《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主編《多媒體漢字字典》《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論研究》《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技術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資源研究》等。曾獲北京市教育技術創新標兵稱號。北京語言大學“知聯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