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主導排演的“青春版”的《牡丹亭》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巡演,揭開了復興崑曲藝術、復興中華傳統的序幕。本書作為呼應,選輯了研究《牡丹亭》的文章數篇。並收錄“青春版”《牡丹亭》的劇本、演出圖片,全面展示了這次重排《牡丹亭》的盛況和文化意義。《牡丹亭》上承“西廂”,下啓“紅樓”,是中國浪漫文學傳統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麗的愛情傳奇,以典雅唯美的崑曲來演繹,相得益彰,四百年來不絕於舞台。二00一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二00四年四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開始在全世界巡演,更帶給這門古老的藝術以青春的喜悅和生命。本書收錄海內外名家闡釋文章,探索《牡丹亭》藝術精神,發掘崑曲之美;並輯《牡丹亭》誕生以來的重要歷史圖片,以及“青春版”排演劇照上百幀,足以證史,亦堪悅目;所收“青春版”劇本,亦以史詩格局和對稱平衡之美為特色。從“美麗的古典”到“青春的現代”,本書盡展纏綿四百餘年的生死至情。
作者簡介:
白先勇,廣西桂林人,民國二十六年生,四十一年因戰亂遷移來台,其旅台大外文系就讀期間,致力於小說創作,並與歐美陽子、王文興、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後赴美就讀愛荷華大學小說創作班,獲碩士學位,並轉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任教中國語文。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臺北人》、長篇小說《孽子》,及評論文集《驀然回首》等。
章節試閱
插圖1 插圖2 《牡丹亭》的魅力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走過梨香院,聽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那《牡丹亭》艷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使黛玉“感慨纏綿”,“不覺心動神搖”,“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淚”。這已是《牡丹亭》(一五九八年)問世後一百六十年。而在明代就有婁江女子感動於杜麗娘身世,十七歲幽怨而終。又有杭州女伶飾演杜麗娘,若身臨其境,在舞台上氣絕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則題詩:“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這些都可通見《牡丹亭》永遠的魅力。 《牡丹亭》魅力,就在一個“情”字。而此“情”之奇,奇在源於一“夢”。
插圖1 插圖2 《牡丹亭》的魅力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走過梨香院,聽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那《牡丹亭》艷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使黛玉“感慨纏綿”,“不覺心動神搖”,“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淚”。這已是《牡丹亭》(一五九八年)問世後一百六十年。而在明代就有婁江女子感動於杜麗娘身世,十七歲幽怨而終。又有杭州女伶飾演杜麗娘,若身臨其境,在舞台上氣絕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則題詩:“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這些都可...
目錄
序文大夢何嘗醒
美麗的古典
王茗堂前朝复暮——湯顯祖與《牡丹亭》
《牡丹亭》的魅力
《牡丹亭》與蘇州
明清《牡丹亭》文獻選錄
一九一一年以來《牡丹亭》演出回顧
美麗的古典圖片選輯(一五九八~二000年)
青春的現代
牡丹亭上三生路——製作[青春版]的來龍去脈
捕捉愛情神話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詮釋與整編
青春的現代圖片選輯(二00一~二00四年)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上本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中本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下本
《牡丹亭》曲譜選錄
參考文獻
序文大夢何嘗醒
美麗的古典
王茗堂前朝复暮——湯顯祖與《牡丹亭》
《牡丹亭》的魅力
《牡丹亭》與蘇州
明清《牡丹亭》文獻選錄
一九一一年以來《牡丹亭》演出回顧
美麗的古典圖片選輯(一五九八~二000年)
青春的現代
牡丹亭上三生路——製作[青春版]的來龍去脈
捕捉愛情神話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詮釋與整編
青春的現代圖片選輯(二00一~二00四年)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上本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中本
青春版《牡丹亭》劇本下本
《牡丹亭》曲譜選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