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往事留白,看不清的現代中國,不能承受的記憶之輕。 雷頤:公開的“文本”與真實的“歷史”,往往相距甚遠,有時甚至完全相反。而且,每個社會、每個時代或多或少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禁忌”;對一些事件、人物在時空內的書寫往往“只能這樣”、“只能那樣”。而學者往往也會有自己的“偏愛”或“偏惡”,對自己的研究物件,無論是人物、事件還是思想體系,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或者“隱惡揚善”或者“隱善揚惡”……這一切,都使“文本”留下了更加巨大的空白。然而,後來者往往容易唯文本是信,對“定於一尊”的“記憶規範”和書寫者的主觀好惡形成的這種空白,缺乏應有的認識。 董橋:北京有一個雷頤,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是研究“日常生活的歷史”的專家,他在《深圳商報》談“忘記歷史容易重犯錯誤”的課題,說正義、激情、英勇之外,重要的是要有理性,要有思想啟蒙,要學維新運動引進現代文明作為強國富民的手段,那才是愛國、救國之道。 徐友漁:讀雷頤的書不純粹是讀史,而是會不斷產生撫今追昔,從歷史中找到鑰匙的感覺。一在雷頤的筆下,歷史不是冷冰冰的過去。作者不但把歷史變成故事,而且顯示了高明的講故事的本領。複雜的政治背景、人事關係,三言兩語就交代得清清楚楚,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徵也有著墨不多但準確的刻畫。內容提要喪失了記憶,人將變得比空氣還輕。本書分為帝國斜陽、今昔人物、不是故事、公共空間四輯,追思近代中國步履蹣跚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歷程,品評古今人物,反省不堪回首的集體運動,縱議如地震及礦難等引人深思的社會事件。 清如何“製造”革命党,李鴻章垂暮之年怎樣東山再起,歷次群眾運動的種種荒誕不經,礦難與工會的關係……作者一如既往,以強烈的問題意識,串聯起歷史與現實。沉入歷史,乃是為從歷史中尋求智慧,從歷史中找尋解決當下問題的鑰匙;橫議時事,因為多了一分歷史的維度與眼光,分析問題免了就事論事,層次隨之豐富。作者尤其關注集體記憶的形成,著力從文本歷史的宏大敘事中,留存個體鮮活的私歷史,填補歷史的空白。目錄帝國斜陽 同文館之爭——“特殊性”與“普適性”的初次激辯 “柔遠”與普世價值 為清廷打工的美國外交官 被打出來的“海軍司令部” 天津教案的隱喻 晚清的兩次“行政改革” 何以“激進” 清廷“製造”革命黨今昔人物 李鴻章的後時光 吾愛孔子,吾尤愛真理 梁啟超與哈耶克 莫把諷刺當讚揚——李大釗曾讚揚辜鴻銘 “不采蘋花即自由”的意義 “還我頭來”陳虞孫 “疑”重於“信”張中行 一身跨兩代——閱讀陳樂民 不是故事 公園故事 “萬歲”故事 “聲音”故事 麻雀故事 層層剝筍法 可如實回答 早請示,晚彙報 曾經這樣“表演” 轟動全國的“蘆葦” “軍”、“隊”的命運 避免體制性荒誕 “突出政治”變形記 “”三震與汶川之震 通海地震與劉心武的“虧心事” 真正屬於自己的歌 電子音樂小風波 後現代批評與中國國情公共空間 怕無社會 礦難與工會 “社會”與“社會和諧” 交通擁堵與公共空間分配 從恒和的信用說起 “帝國民主”的結局 西南聯大傳奇的生成與接續 大學的學術標準與自主性 儘管言“漢”,未可稱“國” 漂亮的臉蛋與大米 《越獄》背後 語言衝突與社會鴻溝 “和平大戰”與“和平崛起” 劉翔退賽與體育話語的轉變後記作者介紹雷頤,1956年出生,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數年,然後當兵,又復員當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1985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長期在《經濟觀察報》、《南方週末》等報刊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