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吉‧馬哈爾編著的《大牛市(1982-2004漲升與崩盤)》講述了︰從“ 滯脹的泥沼”跋涉而出的美國經濟喘息甫定,不知不覺之中20世紀最後一場大牛市卻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王牌分析師、明星基金經理、野心勃勃的企業巨子、初露鋒芒的投資聖手、華爾街的金融巨鱷和資本市場的守夜人悉數登場,各顯神通,企圖把握和左右撲朔迷離的市場走向,成千上萬的普通投資者也被卷入巨大的“創富”漩渦,泡沫飛速膨脹,危機時現時藏……《大牛市(1982-2004漲升與崩盤)》中作者以其生動的筆觸將這一場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劇呈現在讀者面前。
很多人試圖用周期理論來預測長期趨勢。有些歷史學家強調驅動周期的心理因素;另一些人則專注于經濟原因。而那些老于世故的人則認識到,這兩者是分不開的。但是,沒有一個體系可以轉變為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任何試圖在過去格局的基礎上預測未來的方案,都只是一塊覆蓋在雜亂現實之上的柵格網。
歷史是模糊的,每一次金融狂熱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當時獨特蠢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