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課程的四好評量與教學設計》以2016年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為方便培智學校為每位學生擬訂個別化教育計畫,以及有效實施課程內容,達成課程目的,試圖解決以下教學現場經常面臨的問題:
(1)如何在課程的範圍內,為每位不同需求的學生擬訂個別化教育目標?
(2)如何在教科書的範圍內,為每位不同特質的學生實施有效教學?
(3)如何設計包容性的班級教學模式,既能讓每位元學生學會教科書的內容,又能達其個別化教育計畫的目標?
(4)如何確信課程內容的學習能有利於學生將來的生活,是值得全體特殊教育人員戮力以求的?
為回答上述問題,《培智學校課程的四好評量與教學設計》闡述了下列內容:
(1)自編了培智學校課標的四好評量表,希望能作為課程導向的評量參考,特教教師可依評量的不同結果為不同學生擬訂“個別化教育計畫”。
(2)探索了“以生活適應為核心”的協同教學模式,介紹了如何以生活適應科為核心,協同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的教材內容形成各科統整的教學主題,借由教學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精神,實施有效教學。
(3)在介紹以生活適應為核心的協同教學模式之下,還考慮了以下問題:有出版教科書的科目,如何有機融合教科書內容與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內容?沒有教科書的科目,如何整合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內容,進而組織教材?沒有教科書又沒有個別化教育計畫的班級如何組織教材?等等。
(4)具體思考培智學校學生將來生活的適應情況,以四好的品質描述四種不同但又相通的生活樣貌,讓教學人員在設計與執行教學時有一個生活目標可以追求,結合學生從早期干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教育以至於成年服務的一貫作為,達到生活適應的成果,一遂全體特教人員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