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俗名《鬼狐傳》,是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集大成之作,蒲松齡用他的想象力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構建出了一個奇幻的世界,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書中收錄了《畫皮》《聶小倩》《勞山道士》等經典篇章,其中《畫皮》改編電影成為經典之作,刀郎的大熱新歌《羅剎海市》也改編自《聊齋志異》,《促織》《狼》等故事被收錄進人教版語文教材,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聊齋志異》不僅是一部文學經典,更是一部具有深刻道德教育意義的寶典。
《聊齋志異》內容上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二是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三是不滿黑暗社會現實的反抗故事;四是諷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訓誡故事。書中,蒲松齡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由於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聊齋志異》堪稱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人。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歲貢生。
他一生熱衷科舉,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會。自三十余歲起,他開始致力於搜集民間流傳的奇異故事,短篇小說文集《聊齋志異》就是以現實為基石,融入豐富的想象與藝術加工創作而成,其中不乏對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批判。蒲松齡善於借由亦真亦幻的故事來針砭現實,抒發憂憤,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人性、社會、歷史的深刻洞察與反思。他的獨特創作風格對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