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漢學史》系尹錫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專案“20世紀以來印度的中國學研究史”的階段性成果,被列入張西平教授主編的“國際漢學研究書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前院長、著名漢學家張西平教授為本書撰寫“序言”《印度漢學的啟示》。
《印度漢學史》以時間為線索,主要梳理了20世紀上半葉以來師覺月、H. 雷易、泰無量、洛克希·錢德拉、瑪妲玉、嘉瑪希、狄伯傑、邵葆麗等印度著名漢學家的印度漢學研究發展史,涉及印度學者對中國語言、哲學、文化、藝術、歷史等方面的研究。20世紀以來,印度漢學界對中國文學、歷史、哲學和宗教等各方面進行了研究。因此,本書除了對印度漢學進行歷史梳理外,還圍繞印度本土漢學家進行研究。作為特例,沈丹森和譚中等有印度和美國雙重國籍的學者也在考察之列。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印度的漢學研究發展史分為四個階段進行考察:第一階段(1918—1947年)印度獨立之前的漢學研究;第二階段(1948—1964年)局限于少數精英學者的漢學研究;第三階段(1965—1988年)側重于現實問題研究(包含中印關係研究)的政治研究占主導,人文歷史方面的漢學研究走入低谷;第四階段(1989年至今)逐漸步入正軌,發展勢頭迅猛且碩果累累的漢學研究。
綜觀全書,印度漢學研究呈現如下特點:(1)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依附式研究道路,它的依附物件和模仿內容,主要包括歐美漢學界的相關研究機構及其治學方法、理論體系。(2)研究基礎薄弱,缺乏前現代的漢學研究傳統,其開端遠沒有以法國漢學為代表的歐洲漢學早。(3)研究領域方面“重現實政治,輕人文歷史”,且受中印兩國政治關係影響比較大。
本書是國內乃至世界漢學界首次以專題著作形式對20世紀以來印度漢學研究史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總結的書。這種系統研究將拓展中國的印度研究領域,彌補其中一些不足之處,同時也將豐富或促進國內對國外漢學的系統研究,對以後印度漢學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結合我國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海外傳播和推廣的文化政策,這本書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