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心平氣和談信仰
一、 信仰與經濟動機
二、 各種信仰原則
三、 信仰的功利性和普遍性
四、 信仰的包容性
五、 公共崇拜與私人崇拜
六、 皈依與叛教
第二章 神造人,還是人造神
一、 古代哲人與有神論
二、 創世與神人互動
三、 文明進步與人類“墮落”
四、 人造神
五、 古代中國諸神
六、 神的善惡
七、 神是否存在
第三章 靈魂可以不死嗎
一、 靈魂不朽與輪回
二、 靈魂的回歸與幸福
三、 唯物論者的靈魂觀
四、 靈肉整體論及復活
五、 東西靈魂觀的融合
六、 佛教輪回說與神形關係
第四章 無處不在的魔鬼
一、 古代的准魔鬼
二、 作為上帝工具的魔鬼
三、 魔鬼的誘惑功能
四、 治病和趕鬼的神跡
五、 蠻族與魔鬼
六、 魔鬼的形象
七、 魔鬼的倫理功能
第五章 多神、二神及一神
一、 古人的萬神殿
二、 公共崇拜與密儀
三、 二神教與二元對立
四、 摩西與一神教
五、 普世性一神教
第六章 因果報應
一、 浪子回頭金不換
二、 功利主義報應觀
三、 古猶太人的報應觀
四、 地獄與天堂
五、 恩典論與行善論
第七章 孝親與忠君
一、 孝道與愚孝
二、 厚葬之習
三、 繁瑣的祭祀
四、 君為臣綱
第八章 權術崇拜
一、 權術與戰術
二、 權術之書
三、 權術的平民化
四、 權術與學術
第九章 迷信辨析
一、 迷信概說
二、 獻祭及其屬性
三、 占星術與天文學
四、 風水術
第十章 摩西十誡及其他
一、 禁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
二、 禁濫用神名和安息日工作
三、 禁忤逆父母和殺人
四、 禁姦淫和偷盜
五、 禁說謊和貪圖他人財物
六、 割禮、潔淨與酒
第十一章 如何面對死亡
一、 未雨綢繆
二、 超越死亡諸方式
三、 理性地死去
四、 從戀生到戀死
五、 自殺的盛行
第十二章 秩序與平等
一、 種姓制度與佛教
二、 希臘式的平等
三、 基督徒對猶太秩序的突破
四、 追求新的平等和秩序
第十三章 和平與暴力
一、 北魏太武帝滅佛
二、 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周世宗禁佛
三、 武僧的出現
四、 早期基督教的和平主義
五、 基督教的軍事化
第十四章 聖徒崇拜
一、 聖徒崇拜的兩種方式
二、 作為庇護者的聖徒
三、 作為英雄的聖徒
四、 作為道德楷模的聖徒
第十五章 從禁欲到縱欲
一、 有關欲望的中庸之道
二、 宗教禁欲主義的崛起
三、 獨身與修道運動的發展
四、 禁欲主義的歷史價值
五、 兩性關係上的縱欲主義
第十六章 羅馬的信仰危機
一、 錢權交易
二、 政治立場的喪失
三、 醉生夢死
四、 秘傳崇拜的盛行
五、 帝王崇拜的崛起
六、 對基督徒的迫害
第十七章 城邦體制下的政教關係
一、 公共權力崇拜的崛起
二、 宗教對城邦政治的干預
三、 城邦政府對於宗教事務的把控
四、 宗教服務於世俗生活
五、 受制於政治權力的神諭
六、 航海活動與教權的萎縮
第十八章 集權體制下的政教關係
一、 君權神授和祭司的坐大
二、 猶太祭司和埃及祭司的權勢
三、 不修來世的巴比倫宗教
四、 教務隸屬于官僚體制
五、 政教衝突三類型
第十九章 羅馬與拜占庭漸行漸遠
一、 羅馬與拜占庭裂痕的出現
二、 明爭暗鬥
三、 劍拔弩張
四、 羅馬教廷與法蘭克人的勾連
五、 最後的決裂
六、 文化傳統的差異
第二十章 教義爭端與宗教分裂
一、 佛教的崛起及其分裂
二、 三位一體問題的爭端
三、 一性論和一志論爭端所導致的分裂
四、 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五、 新教運動的興起和分裂的加劇
第二十一章 宗教習俗的融合
一、 臨終聖餐與平安之吻
二、 為死者合上眼睛和嘴巴
三、 清洗屍體
四、 給屍體塗抹香油和香料
五、 異像與夢幻
六、 宗教節慶
主要參考資料
詩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