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建于宋慶曆八年(1048),是北宋政治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因為堂建於丘陵之上,揚子江以南的山嶺可以盡收眼底,人坐在堂中視線與眾山相平,所以稱之為平山堂。經歷宋、元、明數代興廢,至清代時,平山堂為康熙、乾隆南巡駐蹕的行宮。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南巡結束後,負責接駕的兩淮鹽運使趙之壁博搜群籍、網羅舊聞,仿照古人左圖右書之義編成《平山堂圖志》,共分宸翰、圖、名勝、藝文、雜識五門。
《平山堂圖志》十卷卷首一卷,詳述了平山堂之景觀、沿革、舊聞。卷首附《名勝全圖》百餘幅版畫,採用連頁式繪圖,雕工精美,圖畫細緻,為清代版畫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