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陳與義詩的細讀和通論,重點集中於其避亂金兵侵擾五年半羈旅中的詩作。其中一條分析主線,將著眼於驚天巨變和顛沛流離是如何助其在不擯棄宋詩精雅詩風和精熟詩藝這一共同願景的同時,重振詩作中的道德和情感原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探討陳與義深受江西詩派影響、帶著典型北宋晚期詩風和慣習的早期詩作,特別是蘊含於其間的寫作偏好、模式和衝突,目的是為1126年靖康之難後的風格轉型提供依照。
第二部分,從第四章到第七章,重點討論他南奔途中的作品,既關注他逃離中原、縱深江湖萬里的肉身行旅,也考察他行至尾聲而詩律漸臻完美的詩學心路歷程。由第八和第九章組成的第三部分,聚焦于流落初定的詩人為南宋朝廷再召之後數月、以及晚年寓居浙江數年的作品,考察其詩風轉變的餘音。
本書為我們全面瞭解陳與義的生平與詩作提供了全新的,具有學術新見的獨特視角,體現了此書的學術價值。